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 首页 > 信用工作 > 正文
分享到: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建设纪实
2016-07-15 10:38:47 来源:中国工商报网
6月23日至24日,国家工商总局验收组对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进行了验收。验收组认为,江西省开发建设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符合总局《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2016年信息化技术初步设计方案》要求,相关数据符合《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2016年信息化数据规范(暂行)》,予以验收通过。这是全国第一个通过总局验收的省份。

 

2016年4月11日,时任江西省委书记强卫来到省工商局,听取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2015年6月18日,时任江西省省长(现任江西省委书记)鹿心社到南昌市工商局了解系统建设情况。 


2016年6月24日,国家工商总局验收组对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进行验收,图为验收会现场。 


2016年6月3日,江西省副省长谢茹在加快推进全省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建设工作会议讲话。

编者按

6月23日至24日,国家工商总局验收组对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进行了验收。验收组认为,江西省开发建设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符合总局《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2016年信息化技术初步设计方案》要求,相关数据符合《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2016年信息化数据规范(暂行)》,予以验收通过。这是全国第一个通过总局验收的省份。

建设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是李克强总理去年视察工商总局时作出的重要指示,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国务院赋予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更好发挥“先锋官”和“守护神”作用的重要抓手。为全面建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实现“2016年年底前基本建成使用”的目标,国家工商总局制定了有关文件、方案和标准规范等,并通过推进“7+1”先行试点建设工作,加快建设进度。江西省是“7+1”先行试点单位之一。

本版今天刊发长篇通讯,全面介绍江西省开发建设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的做法,希望对各地有所启发和帮助。


滔滔赣江,奔腾不息,造就了江西这片美丽富饶的红色土地。

时代变革,日新月异,催促着江西人迈开了求新奋进的步伐。

2015年10月9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的前身江西省企业信用监管警示系统上线运行,标志着该省企业信用监管“一张网”初显雏形,标志着江西先行先试、探索“互联网+企业信用监管”新模式走在了全国前列。

这是一个新起点。江西省企业信用监管警示系统的建成,为每个企业绘制了信用信息的完整画像,为每个监管部门搭建了数据监控平台,企业监管从此迈入大数据时代,走上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不断加强信用监管的新路。

这是一个新里程。江西省企业信用监管警示系统的建成,实现了部门数据大集中,做到信息共享、联动监管,对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多部门、跨领域的联合惩戒模式得以确立。

这是一张新名片。江西省企业信用监管警示系统上线运行后,立即引起各级领导、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关注。截至2016年6月,系统访问量达543万余次,单日访问量最高达8万余次,成为商事制度改革的亮点工程,形成了品牌效应。

设计好系统,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样板 

这是一个大数据时代,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涌现,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传统的监管模式难以适应。

这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市场主体大批涌现,事中事后监管任务不断加重,传统的监管模式受到挑战。

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江西兴起一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达76.8万户,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1359户、新增企业377户。截至2016年5月底,全省市场主体达到228.76万户,其中企业52.46万户,个体工商户171.45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85万户。

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传统的监管方法已难以适应,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系迫在眉睫。

面对新形势,江西省工商局意识到,企业监管须有全面的数据作为支撑。信息数据不全面、不透明,企业“事中”的违法行为就难于“浮出水面”,须用全面的数据进行分析、研判。信息孤立在各个部门,信息传递机制少,重复检查或者监管越位、缺位现象随之出现,须打通信息共享渠道,构建共用共享的数据平台,运用企业信用数据,强力推进企业信用监管。

有了新思路,催生新变革。江西省工商局以大数据为思路、以“互联网+企业信用监管”为理念,迅速启动了江西省企业信用监管警示系统建设。 

这是一项开创性工作,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闯新路,创经验。2014年8月,南昌市开展事中事后监管改革试点工作,短短10个月就建成了南昌市企业信用监管警示系统。

在南昌市试点的基础上,江西省工商局在全省复制推广“南昌模式”,2015年6月正式启动了江西省企业信用监管警示系统建设。

系统的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时任省委书记强卫亲自部署事中事后监管改革试点工作,并到南昌观看系统演示汇报,指示要“推广南昌模式,打造江西样板”。时任省长、现任省委书记鹿心社多次过问系统建设进展情况,并作出重要批示。

历任分管副省长对系统建设均提出具体要求。2015年6月26日,时任分管副省长胡幼桃在全省商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代表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在全省复制推广“南昌模式”,确保2015年9月底前建好江西省企业信用监管警示系统。2015年9月14日,时任分管副省长刘昌林批示:江西省企业信用监管警示系统的建立,为事中事后信用监管方式的运用创造了有利条件。2015年12月23日,分管副省长谢茹指出:江西省企业信用监管警示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要运用好该系统,发挥信用监管的作用,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2015年12月24日,在全国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座谈会上,谢茹副省长代表江西省政府作了重点发言。

国家工商总局领导高度重视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要求先行开展建设的单位切实加强建设工作组织领导,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明确目标任务,抓紧拟定建设方案,加快信息归集工作,落实好总局的各项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先行示范”作用。

系统的建设得到全省各地各部门的支持和参与。全省37个省直单位和11个设区市、6个省管县(市)广泛参与,迅速开展行政许可数据、行政处罚数据、荣誉获得数据、抵押登记数据、欠贷数据等归集和报送工作,短时间内就实现各地各部门数据在警示系统大集中。数据归集参与的政府部门之多,数据归集范围之广、总量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

系统的建设,还得到立法和制度的支撑保障。2015年9月24日,江西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运用企业信用监管警示系统实行分类分级、动态监管”。去年以来,江西省以省政府和省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了7个有关商事制度改革的文件。这些地方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警示系统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


在全省各地各部门的广泛参与、共同努力下,历时短短9个月时间,2015年10月9日,江西省企业信用监管警示系统上线运行,一个连接着全省各地近3000个政府机关、220多万户市场主体的信息平台正式建立。目前,系统已归集了全省37个省直单位和11个设区市、6个省管县(市)相关单位提供覆盖全省各市、县的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荣誉信息等20类数据683万余条,实现部门之间信息完全共享,打破了“信息孤岛”局面。从此,江西省企业监管步入“互联网+信用监管”的大数据时代,以警示系统为依托,企业信用监管“一张网”得以形成。

江西省企业信用监管警示系统建成后,国家工商总局专门听取江西省工商局有关系统建设专题汇报,并将江西省列为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先行建设试点省市之一。

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名称、标准、平台”三个统一要求,江西省工商局对江西省企业信用监管警示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由面向社会公众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和面向政府各监管部门的一体化监管协同平台组成,构建了信息公示、公众查询、部门监管、辅助决策等功能高度集成统一的信用监管生态系统门户,为分类监管、重点监管、联动监管、精准监管的有效实施创新了机制和流程,创造了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建设好系统,为全国提供可推广的模式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建设作为一项改革,既是监管手段的创新、监管方式的创新,也是监管理念的创新。建好这套系统,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人民群众满意的消费环境,使得诚信企业能够轻装上阵,使得市场经济中的害群之马“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受到惩处。

基于此,系统上线运行后,江西省工商局以大监管为思路,在提高数据归集效率上做文章,在发挥数据共享平台作用上下功夫,发挥系统在分类监管、重点监管、联动监管、精准监管中的作用,大力构建公众查询、部门监管、政府辅助决策的信用监管生态系统。

系统建设按照“围绕一个主题,建设一个中心,搭建两个平台,完善三项机制,实现四种监管”的思路展开和推进。

一个主题:法治江西,突出公正、诚信、秩序三个重点。

一个中心:全省企业信用监管大数据中心,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孤岛”局面,实现信息共享。该中心实现了本省各类涉企信息依据统一社会代码、营业执照号码、企业名称进行关联,记于企业名下并依法公示。省工商局和36家省直单位、11个设区市、6个省管县(市)相关单位分别签订了《企业信用监管系统信息合作备忘录》,建立数据共享机制。系统还为11个设区市、6个省直管县(市)开发了子系统,鼓励各地对接警示系统,自主运用警示系统,做到系统覆盖全部市场主体,形成省、设市区、县(市、区)三级企业信用监管“一张网”。

两个平台: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公示平台和面向监管部门的监管协同平台。信息公示平台设置了企业查询、网监服务、消费提示、创业指导、网上注册、异议申请六大功能,社会公众可以随时登录查询。监管协同平台开发了企业全景图、行业全景图和数据红盾分析系统,监管部门可以登录监管协同子系统,共享信息。

三项机制:建立信息公示、“双随机”抽查、信用奖惩三项机制。信息公示机制,就是将企业基本信息、自主公示、社会监督、部门监管、企业财产状态、司法判决等20类企业信息面向社会公开公示,公众可以通过企业查询,了解企业各类信息,让企业在阳光下运行,对守信企业进行激励,对失信企业进行约束。“双随机”抽查机制,就是通过数据分类、分析、共享,推动监管部门运用系统归集的海量数据信息对企业进行“双随机”抽查,提高监管效率,增强监管合力。信用奖惩机制,就是全省各级行政机关在市场准入、政府采购、政策扶持、荣誉授予等过程中,查询并利用系统数据,对守法企业,实行正面激励;对失信企业,进行联合惩戒;企业、消费者在投资经营、消费等过程中,通过系统查询企业数据,作为企业及相关人员信用评价的依据,为经营者、消费者等提供参考,让守信企业一路绿灯、让失信企业处处受限。

四种监管:依托共享数据,实现对企业的分类监管、重点监管、联动监管和精准监管。分类监管,就是根据归集的数据,以企业近3年的信息为依据,采用国际通用的颜色分类预警的做法,根据企业的状态不同,在内网监管协同子系统,分别用绿、黄、橙、红4种颜色标注企业,绿色表示正常企业,警示类按照企业的违法次数和轻重,分别用黄、橙、红3种颜色进行标注。重点监管,就是将环境安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投资安全列为重点,设置了风险警示功能,通过开发“行业全景图”,将重点监管领域的企业分门别类进行归集,方便监管部门进行网上“双随机”抽查,并加大重点领域的“双随机”检查抽查力度。联动监管,就是开发“企业全景图”,在企业全景视图中,系统根据企业法定代表人、股东、企业高管等信息进行关联性查询,将企业的母公司、子公司以及可能的关联方同时展示出来,监管部门可以通过企业全景图等功能,进行监管信息共享、联合防控,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可以防止多头申请贷款、多头申报项目、串标围标等企业违法行为。精准监管,就是开发运用“数据红盾分析系统”,对系统中的登记注册、行政执法(处罚)、企业信息公示、消费维权等数据进行关联对比、分析、研判,并定期形成分析报告,为政府决策、部门监管提供依据。

运用好系统,为全国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建设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数据归集是前提,数据运用是关键。为此,江西省工商局按照大运用的思路用好系统,加大数据应用力度,推进系统有效运用,使其在经济社会发展、部门监管等各个方面显现效力、发挥作用。

在方便公众查询中显效力。系统与江西省工商企业注册登记网上服务平台、江西工商创业咨询一点通、小微企业名录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向社会免费开放。系统归集了企业基本信息、企业自主公示信息、社会监督信息、企业财产状态信息、行政审批信息、行政处罚信息、荣誉信息、企业司法判决信息等海量数据。社会公众可随时登录系统查询企业信息,作为投资、经营、消费的参考。

在该系统里,每个企业都有一张“信用画像”,企业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一大串的信息,政府部门、社会公众、交易方通过系统查询,就能把这个企业看得清清楚楚。有了“信用画像”,企业只要触碰监管红线,就会处处受限。

在联合激励惩戒中显效力。系统在部门联合信用奖惩发挥较大促进作用。政府部门可通过系统查询数据,在评先评优评级、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政府资金支持、政策扶持、荣誉授予等方面,对无违法记录的正常企业,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对轻微或者一般的违法企业依法予以限制;对情节严重的违法企业依法予以禁止,联合激励惩戒的效力日益显现。萍乡市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与国信证券签订协议申请IPO,因下属机构安源分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标注为黄色警示,致使公司申请上市进程受阻。同样因为被该系统警示,南昌某实业公司被银行限制贷款申请,上饶市鄱阳县某纸制品有限公司被网站限制网络销售。从事特种设备行业的江西某企业的一个商标去年被认定为江西省著名商标,公司借此本来可以得到10万元的现金奖励,但后来被告知,企业在系统上被标记为黄色预警,奖励资格被取消,原因是企业的特种车辆操作证书没有按期年检,省安监局把企业列入了黄色预警名单。  

在部门联动监管中显效力。系统开发企业全景视图、监管信息分类共享、双告知、双随机、监管预警、联合激励与惩戒以及信息报送等功能,为各监管部门在事前把关、事中防控、事后监督提供数据支撑。监管部门可通过登录系统的监管协同子系统,区分企业违法情节轻重程度,有针对性地实施监管。对严重违法企业,实施100%检查;对一般的违法企业,提高和增加双随机抽查检查的比例和频次;对轻微违法企业则加强行政指导。监管部门可通过监管协同子系统实现监管数据流转、认领、推送,实现联动监管,防止出现“盲区”,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今年4月至5月,省工商局与省政府金融办合作,对全省2.6万余家投资类企业通过“身份特征”“法律遵从”“经营行为”“族群关系”和“负面舆情”5个维度,进行风险预警评估,发现疑似中风险及以上企业共有1995家,其中中风险企业1127家、中高风险企业826家,高风险企业42家。江西省工商局根据这些情况,形成了《江西投资类企业非法集资风险监测预警分析报告》,提交给江西省政府金融办,江西省政府金融办对42家疑似违法集资高风险投资类企业进行排查,6家企业被立案侦查、16家企业被停业关门、8家存在风险企业被重点监管,取得了良好的联动监管和精准监管的效果。

系统开发企业全景视图功能,将关联企业同时展现出来,为监管部门对企业实行全面监管、联合防治提供便利。监管信息在系统中留痕,规范部门履职和执法行为,从源头上杜绝执法部门不作为、乱作为和慢作为的现象。

在便捷注册登记中显效力。为提高企业注册便利化水平,系统开发了企业网上注册服务平台,投资者通过该平台,在网上提交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和企业注册登记的申请,足不出户就能领到营业执照,一次性完成注册登记手续,在家办照变成现实。网上注册自4月1日开通以来,共核准“网上注册”企业申请冠名1450个。

系统还开发了企业登记“双告知”服务平台,申请人办理登记注册时,系统可以根据省政府公布的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目录,告知其需要申请后置审批的经营项目及相应的审批部门。企业注册登记后,将审核结果及后置审批相关信息推送至系统,相关审批部门可登录系统认领相关后置审批事项。 

在金融信贷服务中显效力。系统建立企业信用评价数据库,着力搭建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服务桥梁,为财园信贷通、惠农信贷通等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提供信用支持;建立企业注册登记与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对接机制,规范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登记托管、质押等行为,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服务。

5000年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里,诚信的光芒熠熠生辉;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诚信的分量更是重如泰山。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的建成并投入使用,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了数字化平台,必将有利于创造更加优良、更加规范的市场经济环境,为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作出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