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 首页 > 信用工作 > 正文
分享到:
    
安徽:“放管服”释放新活力
2017-08-23 09:38:17 来源:人民日报
实现“一次抽查,全面体检,综合会诊”,有效提升事中事后监管科学化、公正化水平。强化信用监管,推进涉企信用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加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着力推动“放管服”改革,加强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首创了权力、责任清单的“安徽模式”。而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创举,正推动安徽逐步迈向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投资环境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强的省份。

持续加大的力度,强化的责任

安徽省在全国首创政府责任清单,率先公布运行省市县乡四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省市两级权力事项分别精简72%、55%。在省市县三级同步实施涉企收费清单制度,省级收费项目精简68%,市、县级精简58%,年减轻企业负担超过40亿元。

记者看到,每一份权责清单上不仅列出了权力的实施主体、承办机构、实施依据和办理时限,还对应着相应的责任事项和追责情形。

清单制度也同样覆盖到服务事项。安徽省探索建立了公共服务清单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让公共服务做“加法”,加强政府责任;中介服务做“减法”,确定省级公共服务事项4355项,新增2505项;省级行政权力中介服务事项197项,精简147项,真正实现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

简政放权不是一放了之,而是坚持“放管结合”。安徽省根据权责事项调整变化和权力运行监管工作实际,动态调整完善政府权力运行监管细则,切实做到放管结合、全程监管。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一次抽查,全面体检,综合会诊”,有效提升事中事后监管科学化、公正化水平。强化信用监管,推进涉企信用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加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在安徽,领导者讲清单,行权者手不离单,有问题先对照清单,已成为各级政府工作新状态。

一站式政务服务,进一家门、办多家事

安徽推动群众窗口办事“最多跑一次,多次是例外”。早在2013年,省政府所属具有审批职能的部门和审批事项全部进驻省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了“大厅之外无审批”。

“一般事项由首席代表直接审批,复杂事项则跟踪督办、限时办结,基本形成了以窗口为主导的审批运行新机制。”安徽省政务公开办业务一处副处长康殿华说,审批事项平均承诺时限由27.6个工作日压缩至13.2个,即办率提高至86.5%。

为推进网上办事便利群众,安徽省政务服务中心还启动了“网上行政服务工程”建设,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网上服务大厅与公共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的数据对接,形成了覆盖全省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

“我们反映的问题可以直接对接到处理的部门,避免了繁琐的程序,节省了时间成本。”亳州一家鞋服企业的行政总监徐小成告诉记者,由于企业订单多、工人紧缺,曾一度面临停产无法履约的困境。问题反映到亳州市“政企直通车”平台,第二天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员就上门服务了,为企业详细介绍了招工用工政策,及时帮企业解决了难题。

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今年2月,家住天长市的项智鑫到市政务服务中心监督管理窗口办理企业登记。仅用了不到1小时,相关手续就顺利办好了,而在以前,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相关证件的办理最少要跑5个部门。

安徽省围绕放宽市场准入,先后实行工商登记注册便利化、“先照后证”改革、推行电子营业执照、简化住所登记手续等一系列措施,大幅提升了市场主体干事创业的热情。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市场主体数量突破350万户,同比增幅超过23%,平均每月有5万个市场主体诞生。

为推进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安徽在全国首推县级工商、质检、医药“三合一”,监管环节、执法资源、处罚程序等方面统一执法,从而形成了一体化的市场监管体系。

如今,在对市场主体的监管过程中,“双随机、一公开”制度正在安徽全面铺开。“什么时候检查、由哪些执法人员来检查都不再事先指定,这样就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以往检查时的随意性,从而杜绝了权力寻租。”芜湖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主任章世海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