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 首页 > 网络服务 > 正文
分享到:
    
信用能“当钱用”,万不可“用钱买”
2017-08-23 09:09:35 来源:中安在线
信用“刷分”、诚信“套现”,与互联网平台上的电商“刷单”、流量造假没什么本质区别。只是之前商家大多自己“涂脂抹粉”,而现在有了更“高明”的玩法。
扫一扫二维码,免押金骑行共享单车;现场“刷脸”,可租借篮球、羽毛球拍;领取养老金不用跑腿,只需在手机上进行一次信用认证……当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覆盖日常生活,信用成了很多人的新名片;当依托大数据的信用建设“提挡加速”,信用也在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方面释放出巨大红利。
  信用建设如火如荼,但虚假信用也如影随形。近日,媒体报道的两则有关虚假信用的新闻引起舆论关注:一是芝麻信用“刷分”背后暗藏套现产业链,有人花100元购买伪造的信用数据“刷分”,再利用信用高分来提升借款额度、套取贷款;二是曾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BOSS直聘网站近日竟然被某第三方征信机构认证为“诚信网站”,据媒体调查“诚信网站”的认证费用为每年1500元。
  人们常说“诚信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而现在100元即可“买”到信用高分、1500元能换取“诚信网站”名头,信用的价格可谓“低廉”。不但“价廉”而且“物美”——信用作为杠杆能撬动的商业价值巨大,难怪有人搞暗箱操作,企图以小博大。信用能“当钱用”,引领“人心所向”,这是好事;然而信用竟然能“用钱买”,令某些人趋之若鹜,无疑是坏事。基于无数次具体行为累积而来的信用数据,原本透露着个人品性、衡量着商品优劣、反映着用户认可,但虚假信用却令其应有的标准颠覆,让劣质产品和服务有了以次充好的机会,而用户“用脚投票”的权利则成了摆设,甚至危及社会信用体系。
  信用“刷分”、诚信“套现”,与互联网平台上的电商“刷单”、流量造假没什么本质区别。只是之前商家大多自己“涂脂抹粉”,而现在有了更“高明”的玩法:既然第三方数据更可信,就在第三方数据上大做文章。在电商等领域,“炒信”风生水起,正在走向职业化、专业化,“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在风投领域,有第三方征信机构开创新业务,只要和它进行“商务合作”,就可以在行业报告中出具所谓“更真实的数据”。社会上有失信行为并不可怕,因为还有一套诚信体系对其公正评价、严格惩戒;而如果诚信体系本身出了问题,无异于污染了源头、摧毁了根基,危害更甚于一般的失信行为。
  虚假的诚信,如谎言般可怕。客观而言,一些互联网平台和征信机构因为信息覆盖面有限,缺乏交叉印证手段,信用产品的真实性有待提高,这是“成长的烦恼”,可以在成长过程中解决。而对于那些主观上恶意炒作信用的行为,必须强化监管,给破坏规则者以应有的惩罚。去年底,由政府和8家互联网公司共同组织“反炒信”行动联盟,对“炒信”主体进行查封并发布“黑名单”。今年6月20日,全国首例“刷单炒信”案在杭州宣判,组织者因非法经营罪获刑。这些惩戒无疑对“炒信”者形成威慑。
  进而言之,要不断释放“信用红利”,就必须形成良好的信用约束机制。这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形成合力:对各类社会征信平台进行严格规范,确保征信数据真实可靠,推动信用中介服务市场健康发展;畅通用户表达渠道,从技术上切断数据造假的路径,从政策上管住虚假信用带来不法利益链条,维护真实的社会评价。
  守护信用文化,也是守护社会的基本规则和价值观。让更多人明白,信用可以“当钱用”但万万不能“用钱买”,信用只能靠诚实做事、诚信处世去积累,“用钱买”诚信迟早得不偿失。从社会层面讲,打击虚假信用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维护的不只是消费者的利益,也不只是行业生态,更是整个社会的诚信之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