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改委就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了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展情况。孟玮表示,国家发改委组织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第三方机构深入推进对全量市场主体进行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目前已完成3313万余家市场主体第一期试评价。同时,持续开展上市公司、托幼等重点领域行业评价。“信用中国”网站公布了第四期涉天然气领域评价结果,为开展信用监管提供了重要支撑。
此外,孟玮还介绍了信用修复、信息共享、联合惩戒、重点领域专项治理等方面的进展情况。
一是发布可承担信用修复专题培训任务和出具信用报告的机构名单。为完善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机制,保障失信主体权益,5月份,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中国”网站及地方信用门户网站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机制的通知》,明确了涉及失信行为的行政处罚信息分类范围、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期限、规范开展信用修复、强化信用修复工作主体责任等相关工作。按照通知要求,近日,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发布第一批可承担信用修复专题培训任务的13家信用服务机构名单和第一批可为信用修复申请人出具信用报告的62家信用服务机构名单。
二是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截至6月底,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总量持续增长,累计归集各类信用信息368.83亿条。“信用中国”网站公示行政许可信息1.26亿条,行政处罚信息3935万条。
三是强化失信联合惩戒。6月份,新增失信黑名单主体信息50.31万条,涉及失信主体45.55万个,退出失信黑名单主体12.04万个。自2013年10月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制度起,截至6月底,全国法院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443万人次,累计限制购买飞机票2682万人次,限制购买动车高铁票596万人次,437万失信被执行人慑于信用惩戒主动履行法律义务。
四是推进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在论文造假、考试作弊问题治理领域,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严肃查处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并视情节追回责任人所获利益,按程序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实行“零容忍”,在晋升使用、表彰激励、参与项目等方面“一票否决”。在涉金融失信问题专项治理领域,发布第十六批涉金融领域黑名单共计415个,包括严重失信债务人、非法集资个人、非法集资企业和其他严重违法名单。
- 国家发改委:五方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019/07/17
- 信用建设,让更多人放心旅游 2019/07/17
- 发展监管科技 重制度也要抓技术 2019/07/17
- 河北:1.29万户企业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2019/07/17
- 广东省探索“信用奖惩、一键搞定”便捷模式 2019/07/17
- 中国商务信用联盟商务诚信论坛暨第二次...
- 2019年两会“信”相关
- 信用生活 奋进中国
- 这次人大常委会会议多重要?这些法律草...
- 第七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暨“互...
- 《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
- 诚信建设万里行
- 长三角地区深化推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
- 第七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暨互联网+...
- 中国商务信用联盟成立大会暨商务信用建...
- 聚焦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指导意见
- 信用助力慈善还需法治护航
- 国富泰邀您乘坐G2017高铁 201...
- “诚信春运”:让回家的路更加温暖
- 聚焦2017电商诚信新进程
- 2017中国商业特许经营信用体系建设...
- 第六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成功在京召...
- 公务员诚信建设 直接影响政府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