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 首页 > 网络服务 > 正文
分享到:
    
网络直播平台陷入烧钱战 数据造假存在隐忧
2016-08-03 09:52:30 来源:央广网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网络直播平台眼下发展迅猛,无论从大旗、斗鱼这样的从PC端发展起来的直播平台,还是花椒、映客等等侧重于移动端的直播App,都有自己的拥趸。在线直播,已经成为一个吸引投资的重要领域。

央广网(记者张子雨 实习记者黄炎秋)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网络直播平台眼下发展迅猛,无论从大旗、斗鱼这样的从PC端发展起来的直播平台,还是花椒、映客等等侧重于移动端的直播App,都有自己的拥趸。在线直播,已经成为一个吸引投资的重要领域。

不过,资本的追捧热情现在却有所降温,反映在股价上,A股多家投资直播平台的上市公司,近期股价都出现回落。其中,奥飞娱乐和游久游戏的股价跌破了三月份上涨的起点,目前还在低位徘徊。

回落的股价,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网络直播平台的实际发展,或许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样光鲜。

机构数据显示,游戏类直播APP中排名第一的斗鱼,每天的活跃用户大约300万,估值超过10亿美元,但是没有盈利;YY旗下的直播平台虎牙,去年亏损3亿元。

从支出来讲,直播平台的负担并不轻。对于直播平台来说,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活跃用户是运营的必要基础,但是大量的用户同样也意味着,需要用大量的资金来租用带宽,互联网专家包冉说,租用带宽,是各大平台一项很烧钱的支出。

包冉:“目前绝大多数移动直播的服务商,基本上都是采取的,云租用的方式来获取带宽,市场的平均价格是,1GB15万到30万不等,甚至有个别的地方还会更贵。这样的1GB的带宽水平,基本上能够支撑,5万到10万人的移动直播的,用户数的并发。”

直播平台,不可缺少的就是能够吸引大量粉丝的优质主播。而主播的签约费对直播平台产生的成本压力,更加明显。根据估算,2014年单个顶级主播的签约费是2000万元左右,而到了2016年,这个数字翻翻,达到了4000万元。

熊猫TV执行副总裁窦雨潇坦言,高价签约顶级主播,也是竞争的必然需要。

窦雨潇:“这个我比较客观的说,应该是只高不低的,这个可能很多人看来是没办法理解的,但作为一个行业内的人,其实,因为我比较了解他们的情况,其实他们现在真实的影响力和粉丝数已经不比一线的明星低了,所以他们应该拿到他们所有的那部分数额。”

动辄过亿的“转会费”和千万的年薪已经成为游戏直播行业一线主播身价的常态。但直播平台花大价钱,捧红了主播,却不一定能为自己带来直接收入。映客CEO奉佑生说,要想做出规模来,至少需要几个亿的资金。

奉佑生:“看起来这个行业的门槛低,其实门槛是很高,但如果是真投几千万到行业里,是打不出水花来的。有可能你真的做一个很垂直的、很细分的一个分类,但是你要做一个规模出来,那可能真是要投几个亿。”

烧钱背后,粉丝数量是真是假?

在人们担忧在线直播会重演烧钱大战的时候,另一种疑虑也在让人越来越担心,那就是粉丝量的真假。作为一个主播,要想提高自己的身价,就得有更多粉丝,对于直播平台来说,有更多的粉丝,才更可能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但是,粉丝的数量,其实也是可以造假的。我们来细数造假的3种方式:

造假方式一:主播买粉丝。在淘宝上,花几块钱就可以买1000个粉丝,想刷多少、想买多少都随你。

造假方式二:直播平台友情赠送。直播平台想包装推广某个主播的时候,也会运用后台数据,给主播“稍微加一点人气”,从而给用户造成心理暗示,使用户更愿意参与互动和送礼物打赏。

造假方式三:直播平台和网红经纪公司相互合作。比如说,直播平台花4000万签一个网红,钱交给网红经纪公司;网红经纪公司再拿4000万去直播平台上给这个网红买礼物打赏。这样一来,双方其实都没有花钱,但是数据却都做得很漂亮。

虚假的粉丝并不会给平台带来实际的收益,为什么还会有人如此热衷于造假呢?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网络营销推广中心主任单仁说:“要想获得资本的支持,你的平台的人数,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最终的结果像这种大型的直播平台,最终也就是几家能活下来,这是整个互联网的必然的结果,就是当年的从团购也好,到各种O2O也好,其实都是如此的,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阶段,所以大家为了要得资本的青睐,就要把数据做上去。”

烧钱混战、数据造假问题正在暴露,对直播平台的监管也正在收紧。今年4月份,19家网络直播平台被文化部列入查处名单。随后,文化部专门出台文件,将随机抽查网络直播,表演者一旦上“黑名单”将被全国禁演。现在,公安部也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网络直播平台专项整治工作,涉嫌色情表演、聚众赌博的网络直播平台,成为专项整治重点。

央广点评:清明空间,让网络直播“行稳致远”

作为新兴行业,网络直播平台从诞生之初,就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和捧场,但是热潮退去后,各种问题、短板暴露出来。如何获得资本长期投入,产出优质内容、获得用户的持续关注,是直播行业必须思考的。那些困扰行业发展的乱象、游走在法律和道德边界的阴影,不仅需要监管部门的“雷霆执法”,“定向清毒”,更需要将监管常态化。同时,直播平台也应该自律,不能为了提高点击率,弃道德、法律于不顾。最终的胜利者,一定不是靠博眼球胜出,而是优质内容的产出者;清明的空间,则是保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