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美科声丽SN110s SD卡U盘迷你小音箱”,原价130~160元,电器城标配价69元,标配秒杀价仅售9元(限50台)。”这则消息让喜欢“秒杀”的一名网友大为心动。当天16:00,“秒杀”开始,经过一遍遍地刷新,页面上始终没有一个成功的交易信息出现,直至16:20停止“秒杀”,成交记录显示有3笔交易成交,但价格都是130元,这时,该网友才意识到自己被骗子商家“秒杀”了。
“秒杀”,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网络销售方式,由于其商品多以不可思议的低价出售,因此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然而,实际上,由于网购领域监管不严格,“秒杀”目前还是“陷阱”多于“馅饼”:有的商品广告和实际情况差之千里,有的商品“秒杀”价等同于甚至高于市价,有的商品在低价“秒杀”后却需要付高于平时的运费,有的商品不实行“三包”,有的商品“秒杀”复“秒杀”没完没了,更有甚者,一些“钓鱼”网站披着“秒杀”外衣,真实目的却是“钓”取无知用户的银行卡号和密码。
“秒杀”本身是为了宣传,之于商家的价值不可小觑。然而,对消费者而言,他们一头栽进了“秒杀”的刺激游戏,有的成功了,而更多的不幸沦为商家促销活动的“托儿”。而消费者之所以自愿粉墨登场为“秒杀”助阵,这正是“秒杀”这一营销手段的价值所在。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秒杀”作为一种新型营销模式,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然而,事实证明,由于长期缺失第三方有效监管,“秒杀”已经完全沦为商家的赚钱工具和骗取流量的手段。不可否认,“秒杀”已经对整个电子商务产生了负面影响。
当然,对商家而言,“秒杀”也未必是保赚不赔的生意。据《解放牛网》2011年5月18日报道,淘宝商城里一个名为“欧奔旗舰店”的商家原本希望以秒杀活动拉动网店人气,没想到因为忘记设置秒杀数量上限,限量500件的促销商品在3小时内被疯狂秒杀9800件。光是运费卖家就损失9万多元,算上插座成本,总损失超过十万元。这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至此,消费者、商家——“秒杀”活动的双方,都已为此付出了这样那样的惨痛代价。为了维护电子商务领域的良好声誉也好,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也好,为了保持商家促销活动的公正性也罢,相关部门也该出台有关的法规政策,加以治理了。
鉴于“秒杀”的未来趋势不容乐观,BCP信用投诉中心专家在此提醒消费者,“秒杀”活动的本质是店家让利顾客、积攒人气,正规商家的“秒杀”活动是可以参加的,但要提防的是一些借“秒杀”名义欺诈顾客的消费陷阱。
- “秒杀”刺激或有陷阱 别盲目跟风 2012/06/03
- 网购火爆 今天你被“秒杀”了吗? 2011/06/29
- 从"秒杀门""1元门"看淘宝承担责任的态度 2011/09/08
- 当当网陷“抢购门” 2011/09/23
- 淘宝“一元门”遭126人集中投诉 2011/09/06
- 当当网陷“抢购门” 网购促销再燃信用危机 2011/08/12
- 亏8000元!淘宝网上演“1元门”扬州网店中招 2011/09/23
- BCP预警:团购网高层默许授意卖假 2011/10/24
- 纳纳购连续“变脸”或存在虚假网购 2011/09/13
- 【论坛】当当网陷“抢购门” 201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