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网络资讯 > 正文
    
冷链食品“断链”调查
2012-07-24 09:13:0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盛夏来临,雪糕、酸奶以及冷冻肉等冷链食品的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近日,多位消费者向《中国企业报》记者反映:从超市刚买回来包装完好的冷冻肉,经过解冻后却闻到丝丝臭味;直接从冷藏柜里拿出来的酸奶,喝完却出现腹泻;打开包装完好的雪糕,发现冰与棍凝结成一团……

记者在对食品企业冷链业务的相关调查中发现,冷链产品在运输环节和终端销售保存环节上容易出现“断链”问题,冷链食品链条一旦“断链”,食品安全就难以保证。

冷链产品链条“断链”

“我前天从超市买了一块冷冻猪肉,买的时候猪肉看着挺新鲜的,标签上说明也在保质期之内,可回家解冻后,老是闻着一丝丝的臭味。我去问超市,人家说没问题,都是按正规程序进的货,而且还是才进的货。”消费者江女士对《中国企业报》记者反映。

江女士很是纳闷,“其实这家超市还是很正规的,我也相信肉的来源和超市的管理,可为什么会出现新鲜猪肉发‘臭’的事情呢?”

近日,记者在对食品企业冷链业务和冷链产品的相关调查中发现,企业冷链产品在运输环节和终端销售保存环节上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在冷链运输环节,记者了解到,我国常见的是小型冷藏车,但是有些企业在普通货车里配个冰柜,运输过程极不规范,同时,一些冷库企业业务模式相对简单,缺少专业、大型的配送中心,再加上冷链运输市场面临着价格竞争加剧、运输成本过高、无序竞争等一系列问题,致使冷链物流不断面临“断链”风险。

据悉,为了节省成本,司机在运输过程中关掉制冷机,快到目的地时再开机的情况较为普遍。个别极端的例子是,有青海的冻肉长途运到深圳,竟然在普通汽车外罩棉被,到了深圳再送进冷库急冻。

此前,《中国企业报》记者进行过相关报道,揭开了企业冷链环节的“潜规则”:一般情况下酸奶从生产企业到达超市的流通环节至少需要2天,在这期间,一些物流方或者小批发商没有冷藏设备,而生产方尽管会做出提醒,但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终端销售环节,记者在北京一些超市、商场和街边店调查发现,相对而言,大型超市管理较为严格,冷链产品都按要求放在冷柜里保存,但也有一些街边店违反要求,将一些酸奶类的冷链产品放在普通货架上销售。

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以及食药安全薄弱等行业诟病,近几年正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我国食品、药品企业如何建立相对完善的信用投诉、监督体系,对企业进行信用认证和信用评级,如何提高企业的诚信度,已成为整个行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行业信用等级评价是商务部和国资委共同组织开展的,旨在推进我国商务领域诚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从2006年至今,已有百余家全国性商会协会参与了此项工作,覆盖了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行业信用评价工作提升了企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管理水平以及商会协会服务会员的能力,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商务流通领域企业信用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食品、药品企业的规范、诚信,关系到行业风气,更与老百姓的生命健康紧密相关。开展食药行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促进食药企业诚信经营,杜绝食药安全事件发生,保障消费者利益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我国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