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网络寄居蟹”系列调查,连日来聚焦网络上各种新的工种,职业差评师敲诈卖家、App“刷榜族”制造着虚假的排行、抽奖达人感叹要输给机器人、微博职业转发师制造虚假“僵尸粉”……有些工种在以前我们闻所未闻,但如今,这片新领域衍生而出的灰色地带正被曝之于众。这些日渐演变成职业的网络行为,被敏锐者捕捉,并被借以致富,但因为缺乏规则,机会主义横行,正在一点点透支着用户的信任。
运营平台须完善规则
很多“网络寄居蟹”都是在规则的边缘游走,并未直接冲撞规则。比如,当下电商对于网络购物的规定,一定程度上较偏袒买家,因此在发生具体纠纷时,中小卖家的申诉和取证,就显得非常弱势,因此差评师才能利用这一漏洞风生水起。而一些微博用户雇佣水军,或者使用软件进行虚假投票、转发、评论,也是利用了微博平台规则上的不完善,从而泛滥成灾。
资深互联网知识产权律师、上海数码互动娱乐专业委员会首席法律顾问周宾卿指出,要从源头上规范网络灰色职业,平台、电商不能坐视不管,他们需要主动审视在发展进程中,制订的规则是否有漏洞,是否与现行法律相抵触。如何去补漏,如何提升而不是劣化用户体验,企业通过规则的调整来解决这些问题,把网络作弊者的赚钱之道堵上,从而提高互联网产品的品牌价值,建立网络的正常秩序。这对平台来说也是迫切的,“杂音”不除,大量流失的用户自然削弱网站的商业价值。
实名注册可威慑网络失信
周宾卿认为,建立在双方信用基础上的契约关系,同样存在于网络虚拟世界。雇佣App“刷榜族”刷下载量和好评;进行虚假微博抽奖,拉动高人气却不兑现;“黑公关”联合删帖公司敲诈商家……这些网络不诚信事件的层出不穷,折射出我国目前网络诚信的总体水平亟待提高。
在周宾卿看来,2010年开始运营的“上海网络社会征信网”,是让“诚信照进网络”的一个不错模式。具有不良行为的网民和不良网站被晒上“曝光台”,相应处罚也公诸于众,甚至在今后还可能影响到他们在现实世界的生活。
上海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明指出,国内互联网产业在最近十几年发展迅速,也的确产生了许多新兴工种,而相关工种的行业规范制订却相对滞后。倘若条件成熟,实名注册能对不实营销或恶意营销起到威慑和杜绝的作用。
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商业诚信更是交易环境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一批又一批的企业依靠电子商务获得了可观的利益。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诚信问题成为了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桎梏。
BCP信用投诉中心的数据显示,经过第三方的BCP信用认证的网站投诉量过去6个月下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而解决满意度率近100%;调查显示,65%消费者的优先选择有第三方认证监督的网站购物。对于网站看似被第三方机构监管,其实更是对消费者的一种透明宣传。
- 淘宝漏洞衍生灰色产业链 职业差评师嚣张求财 2012/06/18
- 调查:差评师和删差评师的黑色江湖 2012/06/14
- 网络生态中最隐秘阴暗的一隅:职业差评师 2012/06/11
- 网购评价问题频出 多方呼吁第三方诚信把关 2012/06/12
- “寿衣门”背后是网购评价体系的缺失 2012/06/18
- 四大技巧降低网购风险 2012/06/15
- 网络低价购物须防多重陷阱 2012/06/11
- 电商价格战难掩发展困局 假货之殇笼罩行业未来 2012/06/25
- 电子商务快递公司相互跨界为哪般 2012/06/14
- 网购秒杀被骗 卡里6000元惨遭“秒杀” 201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