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电商新闻 > 正文
    
网购差评扭曲“诚信” 亟待监管归位
2012-06-19 14:36:25 来源:BCP中国商务信用平台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让网购成为重要的消费方式,扭曲的“诚信”却搅乱越发红火的消费市场。近段时间,关于网购评价后引发的消费纠纷频繁出现,从“秽物包裹”、“寿衣门”到所谓的“专业改差评师”、中差评生效滞后等,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还给网购市场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亟待监管归位,以诚信把关。

网购信用评价是指网站引入的网购评价系统,让消费者在购物后对购买商品进行评价。按照规定,在交易发生后的3-45天内消费者都可作出评价,若45天后仍未评价则系统自动给出好评。而实际上,这个看似保障消费者权益的评价系统,又有多少真实性?又能给消费者多少保障呢?“给不起”的中差评让消费者又是质疑,又是受伤害。

  

其一,中差评生效滞后凸显管理漏洞。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称,消费者日前在淘宝网购买商品后给予“中评”,但超过48小时后仍不生效。而按照规定,为给买卖双方留出沟通时间,中评和差评会在48小时后生效。对此,淘宝网客服相关人员解释称“因网络原因系统有滞后性”。

  

其二,买家差评遭遇威胁暴露监管盲区。本是天经地义的如实反馈,却不断遭受卖家的“打击报复”——网购给差评卖家寄来精神药、网购差评换来“午夜凶铃”、支付宝账号被人更改等等新闻案例屡见不鲜。可以说,骚扰买家、威胁信用评价严重威胁到消费者身心,已远远超过售假的危害性。

  

其三,沦为非法牟利工具触犯法律底线。网购差评催生的职业“修评师”,在法律人士看来,其骚扰、恐吓买家的行为涉嫌侵犯买家隐私权和名誉权,已经触犯了法律底线。

  

如此种种,反映出网购评价体系乱象丛生的“潜规则”,原本诉求诚信的根本却向着负方向发展,网购差评体系亟待升级完善。

  

就市场而言,网购市场需要诚信把关,尽快改革评价制度,对恶意差评事件加大打击力度。

  

就监管而言,正如业内专家表示,相关部门应对网店证照、商品质量、诚信经营、退换货制度等进行监管,还应承担起网络市场行为、交易行为、服务行为等监管职能,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消费维权的层面上,这样才有助于推进网购市场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商业诚信更是交易环境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一批又一批的企业依靠电子商务获得了可观的利益。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诚信问题成为了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桎梏。

 

BCP信用投诉中心的数据显示,经过第三方的BCP信用认证的网站投诉量过去6个月下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而解决满意度率近100%;调查显示,65%消费者的优先选择有第三方认证监督的网站购物。对于网站看似被第三方机构监管,其实更是对消费者的一种透明宣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