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瑞士制药巨头罗氏瞒报8万例死亡及不良反应案例“东窗事发”,被欧洲药品监管部门紧急调查。一周前,美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承认非法推广及销售药物等3项指控并认罪,同意支付30亿美元,创下了美国史上医药行业罚款之最。
两大制药巨头相继出事,让世界医药第三大市场的中国为之一震。罗氏上海公司确认,涉事8款药物中的6款在中国上市,葛兰素史克的涉事药物也在中国有售,但两家药企均称“和中国市场无关”。
事实果真如此吗?多位医药界资深人士透露,国外制药巨头在中国“超适应症”用药的情况十分普遍,“和国外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南方日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国内两案例至今悬而未决
监管部门没有介入导致问题药物仍在违规使用着
这不是罗氏第一次“犯事”,2010年罗氏“安维汀”致盲事件首次将“超适应症”用药问题摆在中国公众面前。
罗氏“安维汀”本是用于治疗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恶性胶质瘤和肾细胞癌等疾病的药物,但是在中国它却被用到了眼科疾病的治疗中。而在“安维汀”上市之前,该药早已在国内一些医院暗地流通,且被医生用于“超适应症”治疗。
上海市卫生局发布的消息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对患者进行眼内注射“安维汀”药物后,有61例患者出现眼部红肿、视力模糊等局部反应症状。然而,这一明显属于“超适应症”用药的行为,最终却被定性为“假药门”,引发不少质疑。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姚岚表示:“ 安维汀 的适应症至今未做相应增加,这一行为是典型的 超适应症 用药。”
继“安维汀”之后,“拜瑞妥”在国内也被质疑“超适应症”用药。“拜瑞妥”化学通用名“利伐沙班”,是德国制药巨头拜耳医药保健旗下的医生处方药物,该药在中国境内批准的使用说明书“适应症”一栏显示,“用于择期全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手术成年患者,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今年5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张强在微博上发出质疑:“ 拜瑞妥 在欧美仅限于房颤或关节置换术的血栓预防,为何近来中国出现大量拜瑞妥用于静脉血栓治疗的情况?”由此,引发一场针对“拜瑞妥”的舆论声讨。
张强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拜瑞妥”在中国目前唯一用药适应症,即用于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手术成年患者的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根本没有用于深静脉血栓治疗的适应症。“但是很多深静脉血栓患者告诉我,他们被推荐使用 拜瑞妥 。”
对此,拜耳公司回应称,“拜瑞妥”新的适应症正在审批中,而这被张强认定为拜耳承认了自己是“超适应症”推广。
- 电商试水医药存变数 信用问题成最大困扰 2011/07/14
- 医药电商兵分两路:攀亲营和独立团 2012/01/16
- 第三方支付业:多赚了三五斗? 2011/11/10
- 电商六月价格战促销噱头大过实惠惹争议 2012/07/02
- 快餐巨头为何频频陷入“信用门” 2011/08/03
- 多仔丸揭开医药电商监管乱象 2011/10/21
- 团购即将迎来春天 2011/11/02
- 【新闻】苏宁停售苏泊尔“问题锅” 小家电频现信任危机 2011/10/19
- 国内大型电商流行跨界经营 2012/07/09
- 2012年电商运势三大猜想:团购混战落幕 201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