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资讯新闻 > 正文
    
用户维权难 京东“恶意订单”说是自说自话?
2012-11-05 15:37:27 来源:站长之家
一个系统Bug让京东商城损失2个亿?

一个系统Bug让京东商城损失2个亿?

尽管京东发言人随后已澄清“损失2亿元是谣传”,但无论如何,“对于一些恶意订单用户,京东商城保留进一步追究其法律责任权利”的强硬回应恐怕激怒了不少人。

恶意违约or恶意订单 京东自说自话?

10月30日晚十点半左右,京东充值平台积分换话费活动出现BUG,点击后系统自动充值成功,但是不扣积分,同时未充值成功的积分被双倍退回账户,一个充值动作仅需10秒即可完成。消息传开后,众多网民疯狂“捡漏”,少者数百,多者数万。十一点四十分左右,京东修复了该漏洞但损失惨重。

对此,京东内部人士证实,充值平台的确在10月30日被盗刷,已向公安部门报案,后期将与相关用户协商解决,对于一些恶意订单用户,京东商城保留进一步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此言论一出,引发不少用户围观。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姚克枫律师在接受站长之家记者采访时表示,民法通则有明确的诚实信用原则,如果消费者瞄准了漏洞,大量利用漏洞获利,可以说已经丧失了诚实信用原则。单从纯粹的法律原则来讲,如果用户存在故意利用京东商城刷Q币等行为,用户应当对此承担责任。

尽管如此,仍有网友大呼:京东反倒成了本次漏洞事件的无辜受害者?

据了解,此次遭盗刷的充值平台是新上线的,正处在测试期;而就在不久前,京东海外站上线并向全球正式开放了公测入口,遗憾的是,京东商城海外站不仅在国内访问困难,在国外也无法正常打开。

令他们不解的是,京东一句“恶意订单”就撤单,既然是自己的积分兑换系统出现漏洞,是自己有错在先,又怎能要求用户全盘“埋单”?

众人成群结队地涌向京东充值平台,或许,并不排除其中有用户抱着“捡小便宜”的作祟心理,但无论如何,对此次漏洞事件的强硬回应再让业内引发对“恶意订单”一词的深深思考。

无理由删单、单方面取消优惠订单……随着系列删单门的曝光,京东似乎对类似手段早已驾轻就熟,更是在用户心中留下了“出尔反尔”的消极形象。

回溯至今年6月,京东商城被曝以“价格出错”为由取消订单。当时,京东商城某品牌女装打出了4元、9元的超低价,有用户在与商家反复沟通后当即下订单且付款,不料,数天以后接到京东的电话被告知,“商家标错价格了,不能发货。”

而今年4月1日愚人节当天,京东也着实和用户开了个大玩笑。那天,京东“一元可以畅游绍兴并能入住高档酒店”的超低价团购钓足网友胃口,然而正当大部分买家收到购买成功的确认后,团购产品却被以工作人员失误、网页处于测试阶段等理由取消。

…………

对此,到底是京东“恶意违约”还是用户贪图便宜制造了“恶意订单”?所谓的“恶意订单”,到底是谁说了算?

姚克枫告诉站长之家,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常识以及结合电子商务中的法律条款评价是否存在恶意。一般来说,如果京东商城制定的与消费者之间的使用协议、购物协议以及京东商城中的明示规则中如果对此界定完备,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则“恶意订单”是比较容易界定的。当然如果诉诸法院,是否恶意,最终由司法判决说了算。

事实上,放眼电商市场,因身陷“漏洞门”而惹上一身腥的又岂止京东一家?

被“漏洞”惹怕了 消费者维权难上加难

去年年底,当当网被某网络安全平台爆出存在严重系统漏洞,其4000万用户资料可被网友轻易地窃取,涉及用户姓名、联系方式、地址等个人详细信息。随后当当网虽作出“该漏洞经发现后第一时间已修复”的回应,但通过漏洞可以赤裸裸地看到自己的个人信息暴露在公众之下,让用户惶恐不安。

此外,今年4月,亚马逊中国亦因“系统问题致价格错误”而强制取消部分订单。用户称看上了亚马逊上一款标价两千多元的手机,但下单后成交价格仅一千多元,数天后,偷偷暗喜的他得知,由于系统价格错误,订单被删除了,亚马逊方面赔偿50元礼品卡。

眼看着各种花样百出地热促的来袭,无论是商家的人为失误、运营决策失误,还是单纯技术上的漏洞,无论消费者主动还是被动参与,面对类似“换汤不换药”单方面撤单戏码的上演,用户似乎只能选择被动接受与商家协议后的结果,它们或是10元不等价值的抵用券,或是50元不等面值的礼品卡……

毕竟,每逢此时,即使有用户想走司法途径寻得一公平解释,但恐怕也是难上加难。

“普通消费者独立维权成本非常高,并且在中国目前的司法环境下,有时候恐怕连案都立不了。 ”姚克枫表示。

据了解,消费者欲独立维权,需要支付律师费、诉讼费、证据保全等高额费用,而从立案、庭审到判决,最快也要几个月以后才会有结果,索要付出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更是使人望而却步。

最新消息,与支付宝决裂后的京东已完成对第三方支付公司网银在线的完全收购,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它正全力进军支付行业。而业内对于电商企业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独立电商分析师李成东感叹称,有待完善的技术问题还有很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