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圈里转发得最火的一条财经新闻就是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近日批评中国的P2P违反金融的基本原理,更有消息称,黄奇帆还曾经提醒担保公司不要为网贷P2P做担保。一位政府官员为何公开批评中国的P2P发展乱象?中国的P2P到底违反了哪些原理?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与国外P2P大多一开始就充当单纯的信用中介不同的是,中国的P2P生来就违反了peer to peer的规则,资金并非点对点、人对人,用黄奇帆本人的话就是中国的P2P“汇集了老百姓的钱到平台上,而平台变成了集资的地方,又把钱借给客户”。
正因为中国的P2P平台绝大多数时候充当的不再是单纯的中介,而是一个集资的平台,所以P2P在中国的诞生之日就背上了一个“包袱”,即被要求刚性兑付,这似乎已经成为衡量内地P2P平台是否靠谱的唯一标准,即在平台风控出现问题时,借贷资金如果没能按时回笼,平台是否会为投资者垫付。如果平台选择了垫付,而最终选择为风险埋单,那么就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好的平台。
事实上,真的应当这样么?按照金融市场上的理论,风险和回报应该成正比,即高回报对应的一定是高风险。被迫承诺刚性兑付的内地P2P平台给出了投资者10%的年化收益率,投资者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资金应该安全。但是换个角度看,如果要求自己的资金像银行储蓄一样100%的安全,又不想要银行3%左右的定期储蓄利率,而希望得到超过10%以上的回报,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而这一悖论,恰恰被投资者奉为真理。
投资者们的心态自然左右着平台的运营,想要成为一个靠谱的平台,在当前的中国就必须有着100%资金安全的承诺。恰恰是这样的思想包袱,让不少平台自成立起就存在资金池的隐患。因为平台运营者清楚,一旦出现坏账,就必须通过新引入的资金来进行覆盖,击鼓传花式的游戏由此展开。一旦最终没有找到新的接盘者,网贷平台就极其容易出现兑付的危机。
有第三方网贷的分析师近日表示,从2015年1月1日起至今年5月,共新增259家跑路平台,为去年同期的6倍之多。为何今年的问题平台尤其多?股市的火爆自然是一个方面,流入P2P的钱越来越少,有不少网贷运营者都抱怨,今年以来想要获取一个新的用户的成本相较于去年接近“翻番”。成本这么高,又背负着刚性兑付的包袱,P2P的洗牌大幕自然即将拉开。
不过也有人问,中国内地P2P真的可以回归到单纯中介的位置上,而不对投资者负责任么?这也很难,在社会征信还没有完全健全的环境下,连网络征婚都存在骗局,更何况是真金白银。
那么问题又来了,发展得不那么健康的内地P2P规模为何是欧美国家的数千倍?当然,欧美国家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完全形成,而居民的理财渠道也日益完善,P2P只是已经完全利率市场化的小额信贷市场上的有益补充。相反,中国的百姓存款巨大,而又缺乏更广泛的投资渠道,有买卖自然有市场。
说了这么多,那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的P2P平台发展前景就一片黯淡?那倒也未必,毕竟咱们离利率市场化只差“最后一公里”,社会征信体系也逐渐提速,而往近处看,关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政策也即将落地,强者越强的局面在所难免。
- 公示第三批信息通信行业运维领域企业信用评价结果 2015/05/22
- 运营商发布提速降费方案 套餐云里雾里没看懂 2015/05/22
- 网购伪劣手机店家失联 江西消费者投诉淘宝网 2015/05/22
- 中消协呼吁电信运营商 “降费提速”应落实处 2015/05/22
- 儿童家具质量差、风险大 网购产品“全军覆没” 201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