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信用工作 > 正文
分享到:
    
让信用流通起来 信用评估关键在大数据
2015-03-05 11:23:33 来源:英大金融
2015年对中国的信用金融来说将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1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深圳前海微众银行画了一个圈。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

文 | 钱朝晖

2015年对中国的信用金融来说将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1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深圳前海微众银行画了一个圈。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

经济增长新常态需要新信用。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特别是互联网使得世界变得扁平,数据信息可以瞬间无远弗届,尽快建立中国的信用金融体系迫在眉睫。信用记录的重要性和信用记录的缺失日益激化,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已刻不容缓。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运营,中国目前已经建成了以央行征信系统为核心的个人征信系统,这一征信体系以金融交易数据为基础,是目前最权威、最有价值的征信数据。但是,正如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副主任王晓蕾曾公开表示的,“央行征信系统目前看来固然强大,但并非万能,征信系统目前有8亿人,真正和银行有信贷关系的只有3亿人,换句话说,5亿人跟银行从来没有信贷交易关系,这5亿人对金融部门来说是陌生人。”

因此,客户覆盖能力不足、信用评估数据来源单一、评估体系封闭以及征信产品应用领域限制等弱点,已经成为传统征信体系的阿喀琉斯之踵。

 信用评估关键在大数据

纵观互联网金融体系,其参与客户、产品形态、交易方式以及业务流程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征信体系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新常态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

个人征信必须要经历一次演进,才能加速市场化和社会化进程:首先,评估维度要多元化。从单纯依托金融体系数据向跨领域跨行业融合数据演进;其次,评估机构要多元化。从央行一家向细分领域的各类企业共同参与转变;最后,应用场景要多元化。通过市场化不断推动信用产品和应用场景的创新,最大限度的发挥信用杠杆的价值和作用。

信用金融体系必须满足几个条件:首先,人人有信用,也即信用评估的包容性和广泛性。目前,征信体系中5亿“陌生人”的存在,导致这些小微弱势群体的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也催发了近年中国P2P市场的爆发式增长。然而,从长期来看,构建一套基于普惠理念的覆盖全民的信用评估体系迫在眉睫,也成为这一代创业者和从业者的历史使命。

其次,信用靠数据,指信用数据来源的泛在性。从理论上来说,人们的每次行为都会在无形中成为对个人信用的一种表达,除了熟知的金融信贷行为,还包括商业行为、社会行为和社交行为等,比如:电商购物是否恶评、开车是否遵守交通规则、图书借阅是否按期归还、软件叫车是否爽约、手机号码是否常换等,都能从一定的角度对全面衡量个人信用做出一定的指向性。

特别是在现在的金融背景下,个人信贷记录较少、开放仍有不足,商业、社会、社交行为数据几乎成为理性放贷支撑的救命稻草,但截至目前,相关国内数据基础相对薄弱、数据整理相对缺乏、数据规范缺失、数据应用探索不足,未来数据整合将褂泻艹さ囊欢温沸枰摺?/P>

再次,数据要有效,即信用数据来源的时效性与真实性之间的平衡。信用评估结果并非一成不变,也不应该一成不变,这就让我们面临在客户实时行为变异,与客户信用历史发生冲突时该如何处理的问题,也要求既要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待客户信用,也要实现在客户发生异动时能真正地洞察客户行为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信用决策。

最后,数据需挖掘,即基于大数据的信用价值挖掘的科学性和技术性。信用评估的新体系下,由于海量多源的非结构化数据存在,数据从清洗到转换、挖掘,价值挖掘的好坏特别依赖于大数据挖掘技术应用是否到位,这也是为什么纵观国内外征信公司都争相追捧大数据科学家的原因,而擅长大数据技术的公司在信用评估领域也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基于这样的背景,六禾创投和以大数据专家宣晓华博士领导的深耕中国大数据领域十几年的领军企业华院数据,共同发起了开放性的数据六合实验室,成功孵化了致力于中国信用金融六合数据采集开发应用的数尊信息科技公司,专注于解决个人信用评价和风控管理。

个人信用将成硬通货

中国信用金融大致会经历三个发展阶段,从金融到民生、从孤岛到融合的转变,与此同时,信用价值完成从资源向货币的破茧重生。

第一阶段:在信贷领域的应用。信用经济正在从传统金融,向以P2P网贷为代表的信用金融不断渗透。此前,由于市场化的个人征信缺失,信用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被制约,在2014年经历了井喷式的野蛮成长。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网贷行业有1575家运营平台。然而,由于相关制度、秩序等缺乏和不完善,问题平台高达275家,仅同年12月就有92家P2P 平台负责人跑路。个人新信用体系的健全和应用,能在保留信用金融市场活力的同时,有效控制风险,渐渐培育优胜劣汰的健康信用金融。

第二阶段:在垂直领域的应用。信用数据来源的泛在性,天生就决定了它的应用场景不会仅仅局限在金融行业,随着新信用体系的健全,信用经济的应用场景也会迅速向民生垂直领域延伸,运营商、电商和实体经济行业将是信用经济在垂直领域应用的重点行业。对于良好信用的个人来说,电话欠费不再会立即停机、家庭欠电不再会立即断电、电商实体购物可以打白条、租赁可以免押金……。

垂直领域的信用场景以信用为杠杆,将商家利益和客户利益同时撬动到最大化。以数尊信息在多个省级电信运营商的实践为例,拥有约1600万移动个人用户的省份,在实施信用服务后,年收入可提升约1.4亿元,年欠费额降低约0.3亿元,有效实现了业务削峰和用户价值提升。

第三阶段:在融合领域的应用。伴随移动互联网进程的深化、NFC近场消费走进平常生活,有理由相信,信用将沿着信贷、垂直领域逐步演进到跨领域、跨产品、融合又深度统一的个人信用。届时,个人信用将拥有货币属性,变为硬通货,实现信用与金融的一体化融合。

可以想象,在不久的未来,信用将成为个人身份的最重要属性之一,每个公民都会拥有独一无二的信用指纹和额度。使用信用指纹,可以在不同的生产领域进行消费。与此同时,将有巨无霸式的商业、社会机构整合个人统一信用、跨行业支付、跨行业结算,实现基于信用指纹的赊销购物等商业模式的创新,日本电信运营商NTT DOCOMO通过整合产业资源,支持用户通过话费余额形成信用池购买书籍等多种商品,可以看做是这种模式的一个雏形。

在必将达到的信用硬通货,基于信用的消费模式将替代或者部分替代传统现金消费模式,创造无与伦比的消费浪潮,释放巨大的消费潜力。

(作者系上海六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