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中国代购婴幼儿奶粉中来自新西兰地区的总货值约占国内海外代购奶粉市场规模的三分之一,此次限购将缩减国内代购市场规模。”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表示 ]
新西兰一纸婴儿配方奶粉出口限制令,让国内的奶粉代购网站炸开了锅。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MPI)与新西兰海关日前在官方网站发表声明称,将联合开展行动叫停非法输出婴儿配方奶粉的行为。并指出,过去一年新西兰婴儿配方奶粉非法出口显著增加,主要目的地是中国。随后,国内代购网站出现新西兰婴儿奶粉抢购现象,部分网站已决定涨价。
新政冲击
《第一财经日报》在新西兰上述官网看到的这份声明显示,据1999年颁布的新西兰动物产品法案规定,一切将奶制品带离新西兰本土的行为都被视为输出,包括网购及亲友赠送等渠道,而只有在初级产业部注册备案的出口商才有资格输出包括婴儿配方奶粉在内的奶制品。这意味着,除代理商进口之外其他途径输往中国的新西兰婴儿配方奶粉都在此次被叫停范围。
声明中还专门提到一个数据,仅过去一年,新西兰婴儿配方奶粉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消费市场输出的总货值已超1.5亿新西兰元(约合7.5亿元),且这一数字仍在快速增长。新西兰方面称,经此途径输出的婴儿配方奶粉未经新西兰初级产业部的出口检疫监管,在干扰正常奶制品贸易的同时,也带来了检疫卫生和质量安全风险。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与新西兰海关同时宣布,将对非法输出婴儿配方奶粉的公司和个人处以最高30万新西兰元和5万新西兰元的处罚,并酌情决定是否对其提出指控。
随后,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动植物检疫监管司发文提示国内消费者:“谨慎选择经邮寄途径进境的新西兰婴儿配方奶粉,避免因此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代购网站涨价
“目前中国代购婴幼儿奶粉中来自新西兰地区的总货值约占国内海外代购奶粉市场规模的三分之一,此次限购将缩减国内代购市场规模。”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表示。
“已经开始限制了。”8日,国际妈咪代购网站的客服小贺(化名)忙得晕头转向,她对记者说,国庆假期结束以后,网站工作人员5号上班时收到了限售新西兰婴儿奶粉的通知,网站今后将不得不停售新西兰婴儿配方奶粉。
小贺告诉记者,目前在售的奶粉,如果显示能拍就能买到。而网站在新西兰下的采购订单,当地乳企接到新政后已停止了发货。
记者在该网站首页发现,颇得中国妈妈喜爱的新西兰克瑞康(Karicare)奶粉在其月销量排行上位列第三,新西兰惠氏(Wyeth)位列第八。
“现在积累了好多订单,接也不好,不接也不好。”小贺感叹,此次限购,对网站的业务有很大影响,“我们也发愁,开会开了好几天,对这个政策没办法,动用关系都没办法。”
在专门提供海外代购的安购母婴商城网站,记者看到,新西兰克瑞康奶粉1段仍在“热卖推荐”中。其在线客服8日对记者称,网站有相关销售资格,不受限购影响,且“今天才新来货”。关于这些新西兰奶粉的价格,该客服人员称网站已决定涨价。
而在淘宝一家网店上,此前标价170~180元一罐的新西兰克瑞康奶粉,目前已经涨到240元一罐,涨幅超过三成。
一位乳业专家表示,目前代购奶粉市场最受欢迎的就是新西兰、荷兰、日本等地区奶粉,不过由于日本此前受到核辐射影响,代购日本奶粉量骤降,新西兰与荷兰成为主要的代购地,此次新政后,荷兰美素等品牌将会受益。
来自上海的长期代购奶粉的马女士即表示,如果买不到新西兰的,以后将考虑其他国家的,诸如爱他美、美素等品牌。据一位代购人士介绍,香港等地已经开始出现大量抢购美素等进口奶粉现象。
多年从事新西兰代购奶粉的陈先生告诉记者,上周就已经发现奶粉无法出关,这导致很多代购婴幼儿配方奶粉被积压。不过,新西兰还留了一个出口。“澳大利亚是新西兰唯一允许的婴幼儿奶粉出口地,一些在澳大利亚有渠道的代购商开始将奶粉先出口至澳大利亚,然后再运至中国。由于增加了此环节,要增加十多元运费。”陈先生表示。
- 新西兰叫停奶粉代购 国内部分电商将受益 2012/10/09
- 记者调查海外代购市场 清仓转行待涨价 2012/09/14
- 网购“洋奶粉”有风险 工商:无资质网店须关停 2011/10/17
- 空姐代购逃税获刑 海外代购陷尴尬 2012/09/14
- 网络代购消费风险防范初探 2012/07/13
- “空姐代购”游走在法律边缘 2012/09/24
- 海外网络代购收紧:商家惶恐不安萌生退意 2012/09/12
- “团购代购”陷阱多 当心遭遇维权难 2011/05/24
- 网络代购火车票悄然恢复 代购网站自称是灰色地带 2012/10/08
- 线下代购遇“掉包” 消费者如何维权 2011/05/11


- 2012中国行业信用评价推广与应用研...
- “库巴购物网”频频遭投诉 电商再遇冰...
- 淘宝漏洞衍生灰色产业链 电商信用面临...
- 纳纳购案终结 消费者赢了名誉输了金钱
- 商战变“火拼” 无序竞争亟待信用监管
- 奢侈品电商成掘金点 信用监管保障健康...
- BCP参展第三届网交会 加快信用认证...
- 2012年重点战略合作项目推介会圆满...
- 3C电商大战火热 信用或成制胜要诀
- 电商跨界容易越界难 行业亟需信用“无...
- 童装行业问题多 监管体系亟待完善
- 电商618血战拼价格难觅“又一春”
- “寿衣门”呼吁网购评价体系亟待重建
- 共建诚信家园 同铸食药安全
- BCP携认证网站参展2012网购会
- 第二届北京电商大讲堂:“服装电商的蓝...
- 2011开启诚信新纪元(新年特刊)
- 广东国际电子商务信用服务平台岁末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