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消费警示 > 正文
    
商场4种“原价”陷阱 对消费者进行价格欺诈
2011-09-05 15:16:17 来源:中国市场秩序网
日前在北京、沈阳、南昌等地的一些商场明查暗访发现,消费者一不小心就会跌入“原价”陷阱,遭受价格欺诈。

  BCP中国商务信用平台讯 日前在北京、沈阳、南昌等地的一些商场明查暗访发现,消费者一不小心就会跌入“原价”陷阱,遭受价格欺诈。

  什么是原价?商家标出的原价真实性有多少?标签上的“原价”消费者该如何辩认?据专家介绍,原价实际上是指经营者在本次降价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如前七日内没有交易价格,以本次降阶前最后一次交易价格作为原价,否则就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记者发现,商家设置“原价”陷阱、玩弄原价概念的手法五花八门。南昌市价格监督检查局局长陶小林归纳分析认为,至少有四种。

  一是把未成交过的价标为“原价”。在南昌市一大型购物中心,记者在某名牌羊毛衫5折专柜注意到一件羊毛衫所标原价为586元。导购小姐说:“现在买很划算,现价298元,是原价的5折。”导购小姐还告诉记者,这个品牌标价是586元,但一进商场时就打8折,从没有卖过586元。

  二是把历史最高价标为“原价”。记者在一件被导购小姐说成“原价229元、现价只需69元”的欢腾牌裤子上看到,吊牌上标价是229元,吊牌上同时有一张写有“169元”的黄色贴牌。记者问其原因,导购小姐不情愿地说:“以前卖过169元”。

  三是把“建议零售价”标为原价。人们在购买商品时常常会发现:服装、洗涤用品、化妆品等商品只要带有厂家或供货商、代理商自制的标牌,很多都会印有“建议零售价”、“全国统一价”等字样,并在下面相应标上一个价格。零售商往往直接在这个标签上再贴一个低于“建议零售价”的价格标签,于是“建议零售价”成了原价。据业内人士介绍,实际上,建议零售价由于属企业自主定价,水分较大。

  沈阳市五爱商品批发市场一款女式休闲裤以28元一条零售成交,而标价却高达268元;在全国九大商品批发市场基地之一的南昌市洪城大市场,一款男士休闲裤,批发价为38元,零售价也不过88元,但是吊牌上的建议零售价却是298元。

  四是虚拟乱标“原价”。一些新进商品一上市,一些商家就捏造一个远高于商品实际售价的价格,并称之为“原价”。记者注意到,一些商店在开业第一天就把许多产品标为“降价”、“特价”、“经理签名售价”,并给价签贴上一个所谓的“原价”。实际上,所有商品在本商场均没有销售过,不能叫“原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