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普及,网购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然而,一些不法之徒趁机施展骗术,导致快递诈骗案件层出不穷。河北警方将此类案件进行了分析整理,给广大喜欢网购的群众提个醒。
作案特点分析
作案人群:通常以单独或者2至3人作案居多,年龄较轻,思想较为前卫,对于快递行业和网络有较深的了解。
作案对象:此类受害者通常为经常网购的市民,或者自己个人的信息在不同场合泄露过,有一定贪便宜的心理。
作案手段:骗子从非法渠道获取客户的快递订购单,并实施各种诈骗。
快递诈骗案例
骗局一:栽赃陷害型
骗子先打电话自称是快递公司人员,告诉你有快递物品,但由于天气潮湿看不清具体地址、姓名,只知道电话,请你提供地址、姓名。然后就有快递公司投递人员上门送来物品,一般会是假烟假酒,请你签收。看到有东西送来,许多人便不问来处,随意签收。只要你一签收,随后就会有人打电话告诉你:快递你已经收了,必须按他们给出的银行账户汇钱,一般索要数万元,如果你不肯给,便有讨债公司或社会上不良人员上门骚扰。
骗局二:内鬼使诈型
“快递员”从中使诈。曾经有一位女士网购了化妆品,在收到包裹支付邮费后,较为大意没有检查,当打开包裹时,发现自己购买的高级化妆品竟是6瓶廉价的润肤甘油,在与厂家联系后,双方协议,再发一次货。当包裹再次送来时,这位女士的先生当面打开了包裹,发现仍是假货,随即抓住了准备逃跑的快递员。据这位“快递员”说,自己根本就不是快递员,他受雇于某快递公司员工,而该员工则利用工作之便,将客户的真包裹以拒收为由退回,再拿着假包裹去诈骗客户的货款及邮费。
骗局三:自导自演型
骗子先以邮政工作人员身份,给受骗人打电话(或是语音电话、人工电话、短信),告知受骗人有包裹,因为内有毒品等违禁品被警方查扣,并提供一个警方电话,让受害人与警方联系。其实,这个“警方”电话是骗子利用网络虚拟号码捆绑的。受骗人打通电话后,对方会自称是毒品犯罪调查科民警,让受骗人与银行方面联系,给银行卡升级或将钱转存入所谓的“安全账户”,并会特别强调,此事关乎事主清白,要求事主不能向周围的人透露,最终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而事主往往将钱转走后,才意识到被骗。
防范措施及警方提示
1.一旦收到邮包或快递来的物品,先当面打开查看货物后再付钱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在收货过程中发现异常等情况,网购者可以拒签快递单,并与卖家联系。
2.尽量销毁或涂抹废弃订单上的主要信息。
3.家里由老人签收快递的,子女要提醒长辈不要上当。
4.遇到陌生电话时一定要引起注意,千万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泄露出去。
5.如遇称警方来电可回拨110进行核实。
- 网购催生新型快递诈骗 提醒市民谨防上当受骗 2012/10/19
- 网购“名牌甩货”陷阱颇多 2011/09/28
- 网购消费陷阱多 网购机票需认.com 2011/10/14
- 消费警示:网购机票要认住.com 2011/10/14
- 网购:先签单后验货风险大 2011/07/21
- 网络团购:喧闹背后有叫好也有质疑 2011/07/21
- 开团网卖手机收钱玩消失 美团网退款办理迅速 2012/06/14
- 国富泰信用强化电商监管 推进行业信用建设 2012/12/10
- 一号店事件引关注 引入第三方信用监管成电商出路 2012/11/06
- 传销披上返利外衣 网上骗钱五招辨别真假返利 2012/07/06



- BCP信用投诉中心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 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 加快商务信用体系...
- 真炒作还是假实惠 “双11”网购盛宴...
- 榆林商务信用平台启动 完善信用体系建...
- 王老吉商标争夺战上演续集 红罐包装归...
- BCP携江苏商务信用平台参展电子商务...
- 360百度大战升级 多方呼吁健全诚信...
- 搭载区域商务信用平台 促商务信用建设
- 南山光明再现丑闻 乳制品企业疑似集体...
- 2012中国行业信用评价推广与应用研...
- “库巴购物网”频频遭投诉 电商再遇冰...
- 淘宝漏洞衍生灰色产业链 电商信用面临...
- 纳纳购案终结 消费者赢了名誉输了金钱
- 商战变“火拼” 无序竞争亟待信用监管
- 奢侈品电商成掘金点 信用监管保障健康...
- BCP参展第三届网交会 加快信用认证...
- 2012年重点战略合作项目推介会圆满...
- 3C电商大战火热 信用或成制胜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