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聚氰胺、苏丹红到瘦肉精、黄曲霉素,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大企业的食品安全事件容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跟踪调查,也因此可能会被彻查并有效整改。那么小企业呢?会不会出了问题后换一个招牌就继续生产问题食品?由此可见,在食品企业普遍建立诚信管理体系至关重要,这也正是日前发布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所提出的2015年的目标。
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企业要有整套诚信管理制度,其实施动态要被纳入公开的政府评价体系,社会能实时监督并且奖罚分明。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缺失,都会让诚信管理体系流于形式。
对于企业来说,诚信管理制度应涵盖企业生产各个环节,包括原料管理、生产规范、质量自控体系和检验检测等,建立诚信生产档案,从自身开始提升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对于政府来说,则要搭建好诚信评价体系和诚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有针对不同行业的评价细则和能即时公布诚信信息的平台,还要完善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
近年来,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正积极推进。有关部门制订了诚信建设行业标准,编写了不同细分行业的标准实施指南,制订印发了诚信管理体系评价机构工作规则,确定了一批委托评价机构,推动了一批企业的诚信管理体系建设。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诚信管理体系能否从企业的庄严承诺变为实际的质量安全提升,能否从纸面上的文件变成老百姓饭桌上的放心食品,其薄弱环节还在于信息共享和奖惩措施。
多年来,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在对食品企业行使管理职能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企业信息,建立了各自的信息系统平台,这些都是诚信信息管理的良好基础,但还要进一步实现信息资源管理的共建共享、互联互通,这也是行使奖惩措施的基础之一。
当前的企业信用奖惩机制也有待完善,应加大奖惩力度,建立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当失信受罚的经济损失大大超过了造假掺假、疏于质量管理所带来的收益,再结合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企业诚信也将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值得高兴的是,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正在遍地开花。从2010年的黑龙江省乳制品和河南省肉类加工行业两个试点开始,扩大到北京调味品、河北葡萄酒、福建罐头和广东饮料,再到29个省区市都启动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目前,已经有3000家食品企业建立了诚信管理体系,但这还不到所有食品企业的1%,诚信管理体系普及仍任重而道远。
- 添加剂企业共建质量诚信体系 同铸食品安全 2012/06/19
- 重庆拟建餐企信用档案: 看“脸色”放心吃 2012/06/19
- 诚信的前提是遵守规则 2012/06/19
- 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成为企业管理重要抓手 2012/06/18
- 食品行业产业链加快信息化分析 2012/06/13
- 信用缺失严重 覆盖全国信用体系亟待建立 2012/03/27
- “诚信联盟”品牌助力哈市将开设品牌形象店 2012/06/18
-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 2012/06/14
- 商务部:发挥政府作用 构建食品安全诚信体系 2012/06/15
- 农业部:“高压”整治瘦肉精等问题 201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