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信用新闻 > 正文
    
网购评价体系需第三方机构监督
2012-06-19 08:42:57 来源:BCP中国商务信用平台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让网购成为重要的消费方式,扭曲的“诚信”却搅乱越发红火的消费市场。

近段时间,关于网购评价后引发的消费纠纷频繁出现,从“秽物包裹”、“寿衣门”到所谓的“专业改差评师”、中差评生效滞后等,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还给网购市场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亟待监管归位,以诚信把关。

  

网购信用评价是指网站引入的网购评价系统,让消费者在购物后对购买商品进行评价。按照规定,在交易发生后的3-45天内消费者都可作出评价,若45天后仍未评价则系统自动给出好评。而实际上,这个看似保障消费者权益的评价系统,又有多少真实性?又能给消费者多少保障呢?“给不起”的中差评让消费者又是质疑,又是受伤害。

  

其一,中差评生效滞后凸显管理漏洞。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称,消费者日前在淘宝网购买商品后给予“中评”,但超过48小时后仍不生效。而按照规定,为给买卖双方留出沟通时间,中评和差评会在48小时后生效。对此,淘宝网客服相关人员解释称“因网络原因系统有滞后性”。

  

其二,买家差评遭遇威胁暴露监管盲区。本是天经地义的如实反馈,却不断遭受卖家的“打击报复”——网购给差评卖家寄来精神药、网购差评换来“午夜凶铃”、支付宝账号被人更改等等新闻案例屡见不鲜。可以说,骚扰买家、威胁信用评价严重威胁到消费者身心,已远远超过售假的危害性。

  

其三,沦为非法牟利工具触犯法律底线。网购差评催生的职业“修评师”,在法律人士看来,其骚扰、恐吓买家的行为涉嫌侵犯买家隐私权和名誉权,已经触犯了法律底线。

  

如此种种,反映出网购评价体系乱象丛生的“潜规则”,原本诉求诚信的根本却向着负方向发展,网购差评体系亟待升级完善。

  

专家认为,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是以市场为主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企业间全凭自觉来保证自身产品的质量。但是,一旦出现为争夺市场而引发的“拼价格、降质量、欺骗消费者”形为,则势必会影响整个市场发展环境。“正是因为信用建设体系不完善,市场监管措施无法跟进,并且监管所需成本过高,才导致恶性竞争出现。”

 

因此,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的监管体系,应加大信用建设力度、引入第三方信用监督机构进行管理。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也证明,第三方信用评价及信用监督工作能有效遏制诈骗现象的发生,资格审查可防止不法商家、网站混入市场,通过信用评价也能让消费者在交易前对交易对象的履约能力及交易风险有清晰地了解,极大地降低被骗概率。

 

北京国富泰企业征信有限公司是国家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推动者和执行者, 2010年,配合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制定并发布了我国首个《电子商务信用认证规则》,采用了一整套简洁而严格的认证程序来保证认证结果的公正性。电子商务信用认证规则推出一年多来,共接受了几千家的网站报名申请。针对电子商务的特点,创造了动态监管模式,依据电商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建立奖惩机制,时时调整其信用等级,进行有效的监督,促进其诚信经营。此外,还建立了电子商务投诉平台,建立了免费投诉、实名投诉与每诉必答机制,年处理实名投诉一万多起,解决率达到80%以上。有效解决了电子商务市场中投诉无门、维权难的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