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总体结构 > 正文
    
风险雷达舆情监测系统 [产品背景]
2011-09-14 10:17:12 来源:BCP中国商务信用平台

网络舆情现状概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平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情绪,网络舆情逐渐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方面。风险雷达舆情监测系统对近两年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表明,其中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有23件。也就是说,约三成的危机因互联网而兴起。中国社科院最新发布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中也明确指出:互联网成为新闻舆论独立源头、网络结合手机已经成为最强舆论载体。

 

近几年来,各地重大网络舆情事件层出不穷:郭美美事件、药家鑫肇事杀人案、味千拉面“骨汤门”、双汇瘦肉精事件、山西疫苗事件、城管暴力执法、暴力拆迁……从政府问政到企业问责、从社会民生到全面娱乐,网络的触手无处不在。而面对全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各地政府和企业显然尚未做好应对准备。

 

 

2011年8月,昆明市发改委官员“艳照门”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强烈的关注和反响。此事源自7月31日网友发布的一篇题为《捡到U盘,疑似昆明发改委官员艳照视频,请纪委收货》的帖子。帖子引发了网民的热烈讨论和论坛以及全国各大网站的疯狂转载(话题传播趋势如图1)。面对汹涌的舆情,昆明官方进行了一场以辟谣为核心的“攻坚战”,而其在应对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辟谣过于迅速,拿不出有效证据;官方数次改口,态度模糊等等),一度导致网友批判声四起,舆论压力加大。最终事件以“犯罪嫌疑人被控制”与“艳照当事人被调查”作为结点。而此事件中,政府名誉受损,民众信心受挫,被专家评论为“一次‘双输’的网络热点事件”。

 

 

同样的舆情应对能力薄弱在企业层面也时有体现。2010年10月24日,大连7?16事故着火油罐再次发生燃烧。同一罐区在短短三个月内连续出现火灾,事件主角——中石油在7?16事故后有没有彻底反思而拿出亡羊补牢的灾情预案,成为公众舆论关心与追问的焦点。对于上述系列问题,中石油再次选择了贯用的沉默手段。而中石油规范化的“沉默公关”,反而推高了中石油系列舆情危机事件的媒体关注度(如图2)。媒体纷纷质问:“沉默是金”,何以成为全球 500强新秀、我国能源巨头中石油,多次面临危机考验与质问时的不二选择?网友对该事件所持观点表明(如图3),中石油在突发事件应对层面的薄弱,已经 严重影响了其企业形象。

 

 

风险雷达舆情监测专家定期发布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推荐榜,榜单显示,当前各地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有待提高,政府在官方响应、信息透明、动态反应、网络技巧等方面仍然薄弱。经风险雷达舆情监测系统统计分析,2010年企业舆情应对能力普遍偏低,企业舆情应对和公关能力各分指标中,现实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信息发布及与公众沟通的能力表现平平,企业在事前研判、事中的议题管理及事后的危机恢复能力有待提高。

 

网络舆情分析及建议

 

随着网络舆情重要性的凸显,社会各界对其关注度越来越高。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时强调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建立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再次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网络舆情也逐渐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新课题。相关研究机构已经建立起专门的舆情研究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也逐渐开始设立网络舆情相关专业。在网络舆情理论及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等方面,专家学者及各研究机构也在逐步建立起一套理论体系。针对目前各级政府和各大企业网络舆情应对能力薄弱的现状,专家也给出了相应的专业建议,如:深刻认识网络舆情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分析与应对机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舆情信息的及时收集、整理、研判等;坚持舆情监测、关注舆论走向;善待媒体,妥善应对公共危机,等等。

 

那么,在政府和企业的实际工作中,究竟如何认识网络舆论?如何面对网络舆情事件和突发公共危机?

如何才能提高政府和企业的舆情监测和应对能力?

如何善待、善用、善管网络舆论?

如何正确引导网络民意表达,及时宣泄和化解网民累积的不满情绪?

怎样辨别和扼杀掉那些有可能引发危机的危险网络舆论?怎样割裂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共振报道配合?如何让我们的危机处理更加卓有成效?

……

 

风险雷达舆情监测系统利用互联网信息采集技术,对境内外的中文舆情载体(包括新闻网页、论坛、博客、贴吧等)网络资源进行精确采集、定向采集,挖掘分析,把握网民的舆论动态,了解隐患,分析趋势,并实现专题跟踪和自动预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