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社会信用 > 正文
分享到:
    
浅析组织机构代码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2013-07-09 15:59:12 来源:法人网

组织机构代码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已经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基于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建立的河南法人网,可以为公众提供代码查询、验证服务。

建立和谐社会、诚信社会是新时期我党的重要执政理念。2013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指出,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制度,从制度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并为预防和惩治腐败夯实基础。

如何理解国家这一重要部署,笔者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组织机构代码在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中的基础作用是由它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

组织机构代码是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编制,对每个依法设立的组织机构植入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统一代码标识,相当于单位的“身份证”号。组织机构代码有以下特点:其一,具有对组织机构身份识别认定的唯一性。组织机构代码在颁证时,需要严格审查申领机构提交的组织机构的法定批准证照、法人代表身份证件、防伪公章、经办人员身份证件、主管部门代码证书等原始证件,以此证明机构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代码号一旦植入组织机构,将伴随组织机构的终身。其二,具有对组织机构身份识别认定的不变性。组织机构是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主体之一。当今社会处在剧烈变革的时代,组织机构始终处于改革、重组、更名、改制、搬迁等变化运动之中。从组织机构众多的身份特征中(如名称、地址、行业、公章、执照等),如何抽象出一个反映组织机构身份的基本特征的信息,唯有组织机构代码能满足这一要求。组织机构在什么情况下赋予新的代码号,什么情况下代码号不得改变,组织机构代码制度有着严密的制度体系和规则,通过组织机构申领、换证、变更、年检、注销代码证书等,实现国家对组织机构的身份识别和跟踪管理,以及了解各类组织机构的沿革变化信息。其三,具有完善的工作体系和发展成果。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代码系统建设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联网操作工作模式,实现了以天为单位动态汇总全国所用组织结构的成立和变化情况。运用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和由此设置的共享平台、网站等组成的信息核查系统,为政府各个部门和社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查询、比对服务。其四,具有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的功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但是,重复建设、信息割据、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制约了信息资源在全社会的有效利用。如何打破这种局面?各级各部门应树立大局意识,自觉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要求,着力建设和完善以法人组织机构代码为标识的机关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社团法人及其他依法成立的各类机构单位基础信息库。以法人单位基础信息为基准,建立信息共享和校核机制,充分利用经济普查信息,逐步建设法人信用、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就业规模、生产经营、税源税收、法人业务范围等方面的业务信息库。实现这一目标,各个部门的信息系统,应自觉用代码号作为有关组织机构的唯一身份标示信息,用代码号串联各个部门的数据库,为法人库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及信息互联互通奠定基础。目前,全国已有14个省(市)建立了法人库,初步实现了部门间数据的大集中和数据共享,提高了管理成效。其五,具有广泛的基础和应用前提。代码的发展成果巨大,已为全国所有组织机构赋予了代码号。代码已在银行、税务、海关、财政、人事、劳动、民政、公安、法院、国家安全、统计、住房公积金等近40个部门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代码数据库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基础信息资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基础保证。

二、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符合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17号)明确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法制为基础,信用制度为核心,以健全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政府推动、培育市场,完善法规、严格监管,有序开放、维护安全”的原则,最终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学习和贯彻国务院关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部署,笔者认为必须理解和把握社会信用体系的内涵和要求。1.社会诚信体系是一种以社会诚信制度为核心的维护经济活动、社会生活正常秩序和促进诚信的社会机制,是一项政府推动下全社会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以信用关系的日益透明和不断扩大为基础的,没有诚信就没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是政府取信于民的基础,事关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2.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个大目标,包括司法诚信、政务诚信、商业诚信、公民个人诚信等方方面面。但其主体无非是自然人和组织机构,对这两大主体分别用公民身份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进行识别和标示,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必不可少的基础。3.社会信用体系的架构至少包括信用信息的收集记录和信用信息共享两大方面。收集记录――主要包括对信用主体在社会活动中的良好行为、失信行为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全面的、完整的、及时的记录登记;信息共享――主要包括对信用主体的有关信用信息的发布、评价、奖励、惩处等。4.社会信用体系中对信用信息记录的要求是长期性、连续性、准确性、全面性和权威性。如国际上一些国家对食品经营者的信用记录已经连续记录了50年以上,对企业、组织在诚信自律方面发挥了很好的监督效果。所谓全面性,就是从不同的侧面对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进行全方位记载。根据我国现阶段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只能有各个部门在其业务范围内对其管理对象的信用信息进行记录为宜,形成各个不同侧面的信用信息的子数据库。如,税务部门应记录纳税人在纳税方面的信用情况;工商部门记录市场主体遵守市场交易规则方面的情况;环保部门记录企业在遵守国家环保法规方面的情况,以及农业、质检、工信、银行、卫生、工会、劳动、民政等各个管理部门,对其管理对象的信用情况进行记录,等等。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社会信用信息统一平台,实现数据大集中和全方位记录同一主体的信用信息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分散在各个主管部门的信用信息子系统,在对信用信息的主体进行记录时,因信用主体更名、改制、搬迁等因素,极易造成张冠李戴和记录中断现象。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不能以信用主体的名称作为标示,只能以其组织机构代码为唯一的标示。此外,我国推行的组织机构代码属于无含义代码,它最显著的优点是不因组织机构搬迁、变更、联合等变化而影响代码号,保持唯一不变的原则。以公民个人身份证号码为例,公民身份证号码加入了行政区划号,当某个人一生的户籍不改变的情况下,不存在信息误导现象;当某个人的户籍发生了转移,就产生了原身份证号码就与实际户籍地不相符现象。

目前,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国务院、省政府的部署,已经开始对我省重点生产企业的质量信用状况进行登记建档试点工作,利用代码颁证平台,录入2011年以来我省生产企业的基础信息(名称、代码号、地址、联系方式等)、获取资质的信息(许可证、认证等)、获得奖励等良好行为信息、违法被查出和产品不合格信息等。经过1-2年的努力,将建成质量信用信息数据库,并为有关部门提供查询服务,以此作为有关部门对企业评价、扶持、奖励、惩处的客观依据。

三、组织机构代码的应用实践了实名制登记的现实意义,为社会信用代码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市场经济呼唤诚信,和谐社会是由诚信支撑的。随着组织机构代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管理中的普及和应用,为国家建立社会诚信制度起到了奠基作用。近年来,组织机构代码在服务河南经济发展,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发挥了重大的基础作用。

一是支持统计部门完善了数据库。统计部门在建立法人名录库过程中发现,前期对个体企业的登记中,没有应用组织机构代码作为识别号,入库机构名称不统一、不规范,造成系统检索困难等问题。2011年又重新下文要求个体企业申领代码证书,重新录入代码信息后,数据库的建设大为改善。

二是为有关部门提供审计数据。2012年国家审计署对我省进行例行经济审计,因涉及全省所有预算单位、纳税单位、项目建设单位等。他们认为一些主要政府部门提供的机构信息也存在名称不规范、相近单位难以区分、机构改革名称变化等问题。省政府明确要求由代码数据库提供全省机构信息。我省将全库单位报送审计组,以此作为依据,解决了机构信息混乱的现象,有力地支持了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帮助卫生部门建立健全医疗机构数据库。为了建立健全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数据库,便于准确掌握全省医疗机构情况,省卫生厅要求代码机构为他们提供全省医疗机构的名称、地址、主管单位、批准机构、成立时间、从业人数等数据,方便快捷地掌握全省医院等医疗机构的数量分布状况,举办主体等,并以代码号作为必录项和基本检索工具,建立起了数据库。

四是代码成为税源管理财税增收的新动力。按照国家质监总局、税务总局的部署,2010年开展“税码信息共享”工作。国税部门通过代码数据库提供的机构信息和索引,查漏补遗、扩大税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0年开展“税码信息共享”以来,据河南省国家税务局统计,一是查找新增纳税户取得明显成效。二是税收取得明显增长。三是通过网上数据共享,税务办证服务大厅的办证效率提高30%以上。

四、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建设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对质检系统和代码工作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组织机构代码工作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代码管理机构和广大代码工作者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省级组织机构信息共享平台宣传推广工作。该平台提供组织机构信息的查询、比对服务。检索内容包括单位基础信息(包括单位名称、地址、代码号、经营范围、联系电话、法人代表、注册资金、注册时间等30余项)、GLS系统(组织机构在电子地图中的位置)、生产企业产品信息等。该平台可以说是一个省份一个地区或者一个行业的缩影,也是质检系统和代码管理机构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

二是加大协调力度,促进信用信息共享,整合信用服务资源,为促进信用代码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履职尽责。商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是社会信用关系发展的基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促进企业自律,推进行业信用建设。要根据职责分工和实际工作需要,抓紧研究建立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实行内部信用分类管理,健全负面信息披露制度和守信激励制度,提高公共服务和监管水平,主动协调、协同相关部门形成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真正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寸步难行”。

三是抓好代码基础工作。随着代码的广度、深度应用,对代码信息的权威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代码工作必须强化问责制,“谁发证,谁负责,谁出错,谁担责。”必须强化代码法制工作,尽早纳入统一的法制化管理轨道。必须强化队伍的正规化建设,提高全体代码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