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食药鸡问题被供应商拖入信用危机的肯德基,终于决定采取些实质行动挽回局面。12月22日,肯德基母公司百胜宣布,已配合政府封存可疑批次问题产品。曾经温和的“肯德基上校”还表示,如果发现任何不合格原料,“发现一个处理一个,严格处罚供应商。”要知道,在过去的两三年里,前供应商六和集团曾有8批次产品抗生素残留不合格,肯德基也并未声张或立即停止二者合作。
12月18日,央视报道称山东部分肉鸡养殖场伪造纪录、违规用药,并将肉鸡供应给六和集团,进而供应给肯德基上海物流中心。21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肯德基鸡肉样品的检测结果:8批次样品的抗生素等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指标均符合规定,1件样品疑似检出金刚烷胺。
监管方正在确认鸡肉是否确含禁药
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顾振华在接受采访时称,此次针对百胜原料鸡肉的检测的覆盖了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病毒类药物等3大类、29项指标,1件样品疑似检出金刚烷胺。
早在2005年农业部第560号公告里就指出,金刚烷胺类等人用抗病毒药移植兽用。金刚烷胺是抗病毒类药物,最早用于抑制流感病毒。由于目前尚无食品中金刚烷胺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标准,所以还需要对这一检测结果进行确认。
监管部门已将可疑批次产品进行封存,并责令企业立即召回相关批次产品。
除了被封存问题产品,肯德基还可能要面对另一项处罚:2010年2011年间,肯德基在自检中,曾发现六和集团8批次产品抗生素残留不合格。但这些结果从未被公布,肯德基也没有立即停止与六和合作,直到今年8月因其他原因解约。
针对2010年至2011年肯德基自检的抗生素残留不合格的产品,上海市食药监局表示将成立专案组,进一步调查原料去向;如发现存在违反食品安全法行为,将依法严惩。百胜收到自检不合格报告后,是否按照《食品安全法》及时采取措施,也将做进一步调查,如违法情况将从严处置。
可能与肯德基一起受罚的还有检测方。上海市食安办表示,检测方上海食品药品检验所未将不合格信息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也将被进一步追查,并实施最严厉的问责。
新希望六和未公布自查结果 股价走低
面对监管方的问责,百胜再次发声明,强调自己维护食品安全的决心,称“如果发现任何不合格的原料,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并严格处罚供应商。本着对广大消费者的承诺,百胜将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进一步完善供应商管理体系。”
肯德基前供应商六和是国内禽产业链最大的企业,也是新希望旗下企业。2011年六和屠宰鸡3亿只,鸭4.5亿只;它的禽料和禽类屠宰量都是国内第一。今年9月之前,六和平度公司每个月向肯德基供应40-50吨产品。据六和集团平度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日常收购肉鸡时公司会进行四大类兽药残留(68种化合物)检测,主要是国家禁用和限制使用的药物。央视报道的地塞米松等激素类药物,不在检测范围内。
食药鸡事件发生以后,新希望六和股份股价一路走低,从12月18日开盘的12.29元,降至21日收盘时11.4元,下跌7.2%。据新希望董秘办工作人员介绍,已派员赴山东平度调查分公司问题;但截至23日晚间,尚未有自查结果公布。
针对问题鸡肉事件,北京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也对六和产品下达封存令。20日,该部门表示,正对六和集团肉鸡产品进入企业逐一排查;对现库存的六和肉鸡产品实施就地封存、采样检测,依据结果进行处置。后该部门公布了从六和购买肉鸡的23家公司,包括吉野家和二商集团,对现库存产品就地封存。北京工商部门也开始对超市等流通领域的鸡肉制品的进货渠道排查。
- 必胜客疑用“速成鸡” 沪全面检查百胜旗下餐厅 2012/12/23
- 北京肯德基吉野家等23家单位存有“六和鸡” 2012/12/24
- 肯德基豆浆粉事件应引起同行的警觉 2011/07/29
- 洋快餐入中国频发信用危机 违法成本过低难自律 2011/08/23
- 洋快餐企业在我国陷信用危机 2011/09/16
- 肯德基可乐悄然提价已2个月 消费者被动接受 2012/09/24
- 肯德基麦当劳声明撇清速成鸡:45天出栏不稀奇 2012/11/26
- 中国,拿什么拯救你的信用? 2011/08/11
- 肯德基回应“45天速成鸡” 仅占鸡肉采购量1% 2012/11/26
- 快餐巨头为何频频陷入“信用门” 2011/08/03


- 真炒作还是假实惠 “双11”网购盛宴...
- 榆林商务信用平台启动 完善信用体系建...
- 王老吉商标争夺战上演续集 红罐包装归...
- BCP携江苏商务信用平台参展电子商务...
- 360百度大战升级 多方呼吁健全诚信...
- 搭载区域商务信用平台 促商务信用建设
- 南山光明再现丑闻 乳制品企业疑似集体...
- 2012中国行业信用评价推广与应用研...
- “库巴购物网”频频遭投诉 电商再遇冰...
- 淘宝漏洞衍生灰色产业链 电商信用面临...
- 纳纳购案终结 消费者赢了名誉输了金钱
- 商战变“火拼” 无序竞争亟待信用监管
- 奢侈品电商成掘金点 信用监管保障健康...
- BCP参展第三届网交会 加快信用认证...
- 2012年重点战略合作项目推介会圆满...
- 3C电商大战火热 信用或成制胜要诀
- 电商跨界容易越界难 行业亟需信用“无...
- 童装行业问题多 监管体系亟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