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信用新闻 > 正文
    
美国奶粉限购是对中国食品安全信用的讽刺
2012-06-18 14:54:24 来源:BCP中国商务信用平台
内地消费者拔脚踢开了国内奶粉,却不得不跳入洋奶粉的彀中,而且越陷越深,无力逃脱。归根结底,这是在为国内逐渐降低的食品安全信用埋单。国内奶粉滞销,美国奶粉限购,这也正是对国内食品安全信用的讽刺。

数以万吨计的国外奶粉正通过各种非贸易渠道进入中国家庭。哪里有“洋奶粉”,哪里就有中国消费者的身影。许多生活在美国的华人逐渐成了中国大陆亲友购买奶粉的重要源头。华人整箱整箱的买奶粉,甚至瞬间扫空超市货架,不仅美国,港澳以及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也出现“奶粉荒”,一上架就被中国消费者秒杀、清空。这些国家和地区不得不像中国限购房子一样,出台限购措施。

然而,即使是限购,即使是卖到原产地4倍的价格,成为“全球最贵洋奶粉”,也无法阻止中国消费者对“洋奶粉”的热爱。这不是消费者“崇洋媚外”的心理作怪,而是当产品安全信用已经威胁到生命健康时,消费者用脚投票,是必然的选择。

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三鹿品牌的垮台,揭开了奶粉黑幕的一角,也严重打击了国产奶粉的信誉和消费者的信心。而从这几年的表现看,一些国产奶企不仅没用真诚与信用,与消费者达成谅解,反而不爱惜自己的羽毛,一再冒出质量问题,甚至出现拙劣的危机公关,让信誉一降再降。在对国产奶粉失去信心的同时,内地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只能转向质量和信誉较好的外国品牌。这种需求和依赖随着内地食品问题频出,消费者对国产食品质量信心递减而更加强烈。国外奶粉企业显然看到了消费者的心理“软肋”,知道他们是赶都赶不走的,于是外企趁机不断提高价格,以期赚取更高的利润。面对这种价格“绑架”,消费者却甘当被宰的“羔羊”,继续选择价格高昂的“洋奶粉”。这也导致了中国的母亲们与“洋奶粉”之间,成为一种典型的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关系。然而,随着中国对“洋奶粉”的依赖度越来越高,“洋奶粉”的供应也出现紧张之势,出台奶粉限购政策,也是当地最无奈的做法。

不难发现,很多消费者在选择同一洋品牌的奶粉,也是宁要进口版,而不要内地版。按理说,同样品牌的产品,在产品质量上一般不会有太大区别。业内人士也一再解释说国产的质量不会比进口的产品低,然而,令消费者疑虑的是,这所谓的高质量是在建立何种的标准之上呢?用低于国际几十倍的标准来衡量的产品究竟会有多高的质量呢?而即使国家标准真正的与国际接轨,但最大的问题是,国家标准得到严格执行了吗?说穿了,很多消费者不仅是在购买“洋奶粉”,还是在选择“洋监管”。

尽管“洋奶粉”这些年来也被频频爆出质量问题,但大多是某些品牌某些批次的问题,而不是整个行业的普遍问题,像三聚氰胺这样的丑闻更是闻所未闻。个别产品出现问题,可以归咎于企业;一个行业出现问题,监管或许难辞其咎。“洋奶粉”的坐地起价,证明了能保证行业恪守安全底线的监管,其价值也是巨大的。

  

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以及食药安全薄弱等行业诟病,近几年正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我国食品、药品企业如何建立相对完善的信用投诉、监督体系,对企业进行信用认证和信用评级,如何提高企业的诚信度,已成为整个行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行业信用等级评价是商务部和国资委共同组织开展的,旨在推进我国商务领域诚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从2006年至今,已有百余家全国性商会协会参与了此项工作,覆盖了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行业信用评价工作提升了企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管理水平以及商会协会服务会员的能力,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商务流通领域企业信用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食品、药品企业的规范、诚信,关系到行业风气,更与老百姓的生命健康紧密相关。开展食药行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促进食药企业诚信经营,杜绝食药安全事件发生,保障消费者利益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我国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一件商品,消费者有权用脚投票。内地消费者拔脚踢开了国内奶粉,却不得不跳入洋奶粉的彀中,而且越陷越深,无力逃脱。归根结底,这是在为国内逐渐降低的食品安全信用埋单。国内奶粉滞销,美国奶粉限购,这也正是对国内食品安全信用的讽刺。而看着挣得盆满钵满的外国奶企,看着被价格“绑架”的国内消费者,国内的奶粉企业和监管部门不应该多反思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