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舆情知识 > 正文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突围”县域舆论危机
2012-01-20 08:35:01 来源:人民网
步入2012年的门槛,回望新世纪过去的第一个十年,令人唏嘘感叹的往往不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亦不是县域经济体缔造的GDP的翻番,而是在县域社会治理中所存在的舆论阻力愈发沉重、社会管理日益乏新的显著变化。而其背后“看不见的手”正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其唤醒了民众的公民意识、权利意识。

步入2012年的门槛,回望新世纪过去的第一个十年,令人唏嘘感叹的往往不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亦不是县域经济体缔造的GDP的翻番,而是在县域社会治理中所存在的舆论阻力愈发沉重、社会管理日益乏新的显著变化。而其背后“看不见的手”正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其唤醒了民众的公民意识、权利意识。

  

在响应“创新社会管理、争科学发展之先”的现实环境下,县域地方领导应该意识到现今新媒体环境下塑造良好县域舆论的重要性,更应该在操作层面上学会如何应对县域舆论危机。

  

众所周知,我国的县级作为行政区划中功能完备的综合性政治经济体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细胞,直接面对发展和稳定的双重压力。特别是当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时,各类社会矛盾集中显现,众说纷纭的社会舆论亟待引导和把握,更需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在新媒体环境中,媒体具有“高热度、短聚焦”的特性,往往能够在极端的时间内放大负面,且又不能长久地关注县域正面。真是面对新媒体带给我们的挑战,县域经济体更应该在新媒体的大潮中“把握话语麦克风”塑造良好的县域舆论场。

  

下面将以三个方面、附三个实例宏观讲述在新媒体环境中如何“突围”县域舆论危机。

  

巧妙利用县级宣传媒体 创造舆论良好的舆论小环境

  

在县域舆情舆论场中,我们经常从媒体中看到不利于县域舆情的批评声音,限于县域媒体发声力度小、传播覆盖面窄,这就要求我们在县域舆论场的形成上要形成自身的特色,要有目的地进行媒体的宣传管理,塑造良好的舆论场。而所谓的“议程设置”在传播理论上一般指在大的宏观层面上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从基层县级的实践来看,主要就是集中在县级领导对县级报刊、电视台、电台、网站的经营管理。这些县域新闻媒体“势”微但是“力”不微,往往在核心事件,特别是群体性事件中能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可以有力统筹境内媒体加强宣传、防止境外媒体恶意渗透。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回顾在2011年发生在广东乌坎的群体性事件,在该事件处理中,当地村政府、陆丰市政府在危机管理的应对中由于存在着由于前期应对不利所陷入的舆论危机,险酿重大社会性群体事件。回顾此次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

  

乌坎事件发生伊始,当地政府能够较为敏锐地监测到该事件的舆情信息,并时实进行群众性工作的安抚,在一定程度上稳住了村民情绪,抑制了负面舆情的爆发。

  

但是,事件在11月中旬再次“恶化”,由网络贴文引发的关注以及曝光的种种事实再次把当地政府公信力打入低谷。舆论环境陡然失控,大量境外媒体报道,当地媒体已经失去话语权。

  

进入12月,随着对“乌坎9.21事件”的新闻发布会的召开,政府正式从正面积极应对该事,在此基础上广东省委、省政府开始议程设置,一步一步通过媒体公布事实真相。

  

最后在随着12月20日,由中纪委委员、广东省委副书记朱明国带队的该省工作组进驻汕尾陆丰,调查处置乌坎事件,恢复乌坎法治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工作的展开,该事件逐渐实现了舆情的降温。

  

政府在此过程中的多次危机应对动作,有成功,也有不足。在事件前期由于错误判断形势、漠视民众诉求导致事件发展急转直下,但是后期能实事求是针对具体问题“摆态度”“讲道理”获得了民众了支持,使得舆情环境明显好转,最后的由广东省委主持的正面积极应对则受到了网民较高的评价。

  

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对该事件的梳理,基本可以看到在“县域舆论场”中,乌坎镇政府从一开始的失控到暂时平稳再到突发高潮,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议程设置,终于能够在12月中旬初步实现对危机的把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