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脚痒”,眼下正是吃大闸蟹的季节。记者调查发现,随着蟹券成为大闸蟹销售的主流,消费者面临着提货难、鉴别难、维权难。专家建议,消费者通过网络购蟹要擦亮双眼,而要还给消费者一个放心的消费环境,还应从产地溯源和市场诚信体制建设着手。
大闸蟹“拖家带口”爬上“网”
又到了吃蟹的季节,除了实体店红火的销售外,早在8月,就已有网站推出了“大闸蟹”的团购活动,这些团购的大闸蟹价格差异比较大,但大多都比市场价来得便宜。
尽管都宣称来自阳澄湖,但不同店家、不同营销通路价格相差高达数倍。以公4两母3两的大闸蟹为例,网络团购的售价低至98元,实体店有的却高达280元,让消费者“吃不准”。
蟹券的网购更是铺天盖地,金额从388元、488元,一直到1688元乃至更高,销售的折扣从4折到6折不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网上销售螃蟹,以前只是个别商家进行的新尝试,如今却已经成为大闸蟹销售的主流。
让消费者哭笑不得的是,某手机品牌官方网上购物超市竟然还有“手机+蟹券”的搭配销售,官网称588元的蟹券和手机搭配购时仅要100多元。
“像手机和大闸蟹这么不搭的商品都能放在一起做促销,人类已无法阻止商家发大闸蟹财的决心了。”上海白领邵景感叹道。
此外,“蟹戒指”一如既往风靡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记者看到,今年的淘宝网(微博)上“阳澄湖大闸蟹防伪标签”比去年略贵,价格从1.5元到10元不等,卖家所在地也不再局限于苏州和昆山,还有上海、杭州等地。
乱“蟹”渐欲迷人眼蟹券消费遭遇“三难”
记者调查发现,蟹券日渐成为大闸蟹消费的主流,居民消费蟹券却面临着三大难题:提货难、鉴别难、维权难。
不少居民对提货难有着切身的体会,为了在长假吃上大闸蟹、和商家“战斗”了多日的上海市民高余韵就是其中一个。“提货热线怎么打也打不通,永远都是您所拨打的用户电话忙。”高余韵在长假前一周就预约要求送货,但客服称,中秋国庆节期间不保证快递能及时送到,可能有3到5天的延时。“为了能第一时间收到货,连续几天都不敢出门,天天在家里等蟹,最后蟹是到了,我吃蟹的心情也没有了,真是买券容易提货难。”
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会长杨维龙介绍,现在除了大小不一、信用参差不齐的蟹行参与蟹券网购,一些本来和大闸蟹没什么关系的餐饮企业,甚至其他行业企业也售卖蟹券,而蟹券和蟹也并非1比1销售,“有券无蟹”大有人在,很有可能会出现消费者提不到货的情况。
货提到了,对不对版呢?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为这些大闸蟹一个个称重、验明是否足秤尚且不易,辨别大闸蟹的“血统”更是难上加难。业内人士称,有不法商家将在其他湖内养殖的蟹用“洗蟹粉”将螃蟹的肚皮洗得雪白,冒充阳澄湖“血统”。
和许多团购交易中的纠纷一样,团购大闸蟹的价格虽然诱人,但蟹券提货的条件也非常苛刻。这些交易往往不能申请未使用退款和过期退款,蟹券上对兑换的时间和日期也有明确的限制,有的还注明“商家有最终解释权”,霸气十足。鉴于网络交易的异地性,消费者即使收到了不满意的货,也往往不愿意为了几只螃蟹踏上漫长的维权之路。
消费者应擦亮双眼行业自律是保证
上海水产行业协会秘书长范守霖提醒消费者,不要盲目追求品牌,应注重大闸蟹的品质,明明白白消费。“网站上的大闸蟹很多都标识产地为‘阳澄湖’,但有些团购网站标识的价格过低,如果大闸蟹真是足两,即使在阳澄湖边也收购不到这个价格。”
作为长三角地区最大的水产品集散地之一,上海铜川水产市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场对所有的阳澄湖大闸蟹经销商都要求出示产地企业的经销授权书、产地证明和进货单,以正“血统”。“所以消费者要看清楚网上的标识,必要时截好图留作证据,验货时更要注意这些标识。”
同时,在网购大闸蟹和蟹券时,还要注意留下交易过程中的所有凭证,这里面既包括网络上的订单信息,还包括线下的运费单据、提货单据等凭证,消费者也要尽量当场验货。
多位专家表示,还给消费者一个放心的网购大闸蟹和蟹券环境,应从产地溯源体制和市场诚信体制建设着手,加强对大闸蟹市场体系的管理。
范守霖表示,行业协会将加强对大闸蟹诚信经营的监管,健全企业诚信档案,开展定期检查,对检查发现的不诚信经营苗头,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并张榜公布处理结果。同时在行业协会的门户网站上公布上海大闸蟹诚信经营企业名单,对有失信行为的企业进行通报和曝光。
- 第三方信用监管消除网购“猫腻” 2011/11/30
- BCP信用监管显实力 解决问题见真功 2012/09/19
- BCP信用认证中心 权威机构助力电商信用体系建设 2012/02/29
- BCP信用认证开启商务信用公信力 2012/05/07
- 旅游团购超低价或有陷阱 专家支招维权 2011/07/26
- 第三方信用监管 助推电商走优质化道路 2011/12/14
- 电商发展需要权威机构助力信用体系建设 2012/03/01
- 网购平台频吹“开放风” 消费者选择趋向多元化 2011/09/29
- 宏图三胞等获电商信用认证 为3C电商行业领航 2012/05/22
- 315聚焦网购投诉 BCP信用投诉中心助消费者维权 2012/03/14


- 2012中国行业信用评价推广与应用研...
- “库巴购物网”频频遭投诉 电商再遇冰...
- 淘宝漏洞衍生灰色产业链 电商信用面临...
- 纳纳购案终结 消费者赢了名誉输了金钱
- 商战变“火拼” 无序竞争亟待信用监管
- 奢侈品电商成掘金点 信用监管保障健康...
- BCP参展第三届网交会 加快信用认证...
- 2012年重点战略合作项目推介会圆满...
- 3C电商大战火热 信用或成制胜要诀
- 电商跨界容易越界难 行业亟需信用“无...
- 童装行业问题多 监管体系亟待完善
- 电商618血战拼价格难觅“又一春”
- “寿衣门”呼吁网购评价体系亟待重建
- 共建诚信家园 同铸食药安全
- BCP携认证网站参展2012网购会
- 第二届北京电商大讲堂:“服装电商的蓝...
- 2011开启诚信新纪元(新年特刊)
- 广东国际电子商务信用服务平台岁末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