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有网友发帖质疑湖南涟源市经济开发区的招聘,认为此次招聘是“萝卜招聘”,使得“公务员招聘不公”话题再度升温。21日,招录领导小组负责人作出回应,认为此帖是诽谤之举。28日,涟源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对此进行调查,认为招聘“程序合法”,随后网友关注度开始下降。3月18日,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使涟源市官方再次陷入舆论困境。
从舆情应对上看,首先,当地能在第一时间对网帖进行回应,表明对网络舆情的重视,但缺乏对新媒体,尤其是微博等自媒体的使用。其次,当地官员在面对媒体时,缺乏应对技巧,在媒体的议程设置模式下,说出“雷言雷语”。再次,事件被中央电视台曝光后,当地政府迟迟未作回应,有损公信力。
一、事件概述
2月20日,天涯社区等网站出现网帖,称湖南涟源市经济开发区计划面向涟源市石马山镇政府选调15名工作人员的招聘中,录用名单里13人是“关系户”。帖文在微博等平台被大量转发,引发网友热议。
2月21日,涟源市委组织部公务员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称,网帖内容根本不符合事实,整个招录过程公开、透明、公正。同日,此次招录领导小组副组长、石马山镇党委书记梁毅就网友质疑“测评”环节是为“某些领导达到某些目的设置的”作出回应,称根本不存在领导打招呼、事先召开秘密会议、发纸条等情况。
2月28日,涟源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就涟源经开区15名人员选调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认为,本次公开选调工作人员并非公开招聘国家工作人员,此次公开选调过程不存在经开区和石马山镇内定工作人员的情况。
二、舆论关注度走势
涟源“萝卜招聘”事件于2月20日最先出现在互动平台,随后,此话题关注度呈现出近乎直线的上升态势,在短时间内就形成了一个峰值,表明了网友对招聘事件,尤其是公务员系统招聘的较高敏感性。随着互动媒体关注度的上升,传统媒体对涟源“萝卜招聘”事件也给予了较多报道,像《南方日报》等媒体纷纷对此事给予了报道,充分显示出自媒体时代互动媒体揭露新闻事实,传统媒体求证调查、整合信息跟进报道的特点。
2月28日,当地官方针对网友发帖进行回应,使得网友的关注度再次上升。但随着当地官方对事实的澄清,媒体对涟源“萝卜招聘”事件的报道也随之减少,网友的关注度也随之下降。3月初,媒体报道量和网友关注度都已经在低位徘徊。
3月18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对湖南涟源“萝卜招聘”事件进行了再曝光,使得网友的关注度再次攀升,时隔半月之后,再次形成一个关注度峰值。反观新闻媒体则对此事的报道明显减少,仅有为数不多的评论文章散见于各类媒体。
三、政府舆情应对过程
涟源“萝卜招聘”事件总体上经历了三个时间段:舆情初发期、舆情高潮期和舆情二次爆发期。前两个阶段,涟源官方较为积极地回应了网友的诉求,对论坛中曝光的事实予以否认,并对事实进行澄清,而在第三阶段,即舆情二次爆发期却迟迟未作回应。
2月20日,网友发帖对涟源市经济开发区的招聘表示质疑成为此次危机事件的导火索。此次招录工作的负责人在次日便对此事进行回应,否认网上所言的“萝卜招聘”,认为这是招聘落榜者的诽谤之举,表示此次招聘过程公开、透明、公正,但在回应中的“无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一说经不起推敲,为网友所诟病。
2月28日,涟源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再次对此事进行调查,并及时公布调查结果,就网友关注的核心问题——公务员招聘不公进行了解释,使得事件的舆情热度有所缓解。
3月18日,随着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对涟源市招聘事件的曝光,使得原本平静的舆论再起波澜,形成舆情二次爆发期。从舆论关注度走势(见第6页)可以看出,此次事件经央视曝光后,媒体和网友对此事的关注度较事件被曝光伊始已经有了明显下降,涟源市官方在舆情二次爆发后也并未采取任何措施,但舆情热度在经过短暂的上升后,不久就下滑到相对低位。
四、网友观点倾向性分析
“萝卜招聘”屡见不鲜(33%)
人民网网友:招聘15名事业单位人员,12人疑似官员的亲戚,这些人毫无例外都得了高分。当然,这样的事情在很多地方都有,在公务员考试中,尤其是面试环节屡见不鲜、见怪不怪喽!
对“萝卜招聘”相关负责人应严惩(23%)
腾讯网友:“萝卜招聘”事件无疑上演的是一出荒诞剧,在荒诞剧的背后是公平、公正、公开招聘原则的被践踏,其有着严重的危害,会给社会风气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也会吞噬公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因而,对于“萝卜招聘”,有关部门应该下大力气查处,并严厉惩治徇私舞弊者。
人民网网友:对相关人员要一查到底,并让其为此付出代价。即使不能做到事前防范,也要在事后拔出“萝卜”后“带出泥”,让所有参与违规招聘的人付出代价,接受法律法规的严惩。
剖析“萝卜招聘”的深层次原因(21%)
网易网友:中国的小城市社会还是熟人社会,乡村社会还是氏族社会,中央和省一级的政府虽然比较现代化了,但最基层的乡土政治变化不大,任人唯亲恐怕很难避免。
支招解决“萝卜招聘”(14%)
新浪网友:当务之急,亟须建立官员个人有关事项公开制度,全面公开官员子女从业情况制度与公职公开招考、干部公开选任制度结合起来,使官员子女竞争公职和从政成为人人得而知之的公共信息,有效堵塞“萝卜招聘”漏洞,预防和遏制“权力世袭”腐败。对当地的处理结果不满意(9%)
人民网网友:当地官方的处理结果缺乏诚意,当地的调查属于自我调查,缺少说服力,应该成立第三方调查团,以中立的态度调查此事,如此这般才能真正让民众信服。
五、媒体评论摘要
人人都往铁饭碗的机关和事业单位挤,绝对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大环境如此,这样单位的招聘如果不能做到公开、公正,对政府威信无论如何都是一种巨大的伤害。能操作“萝卜招聘”的,无非一个权、一个关系。社会的运行,是要有规则的。一个好的社会、正常的社会,其运行要按公开的规则行事,说招聘,说考试,就是招聘考试,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一个社会,哪怕再烂,招考公务人员,吃国家饭的人,总得讲究一点最后的脸面。(据《广州日报》,作者:张鸣)
联系近年来层出不穷的“萝卜招聘”事件,不难想象,社会阶层固化会让多少普通百姓失去公平竞争、发展的机会。社会分层原本是不可怕的,但失去社会流通的正常机制,就很可怕。不同社会阶层在分享社会资源的机会方面存在“起点差异”,特别需要通过平等的向上流动机会,通过公平的权利实现机会来进行改变。从这个意义讲,当前必须及时让公众分享到社会发展的成果,赋予不同阶层在权利上的实质公平,让更多人拥有充足的发展机会。 (据《北京青年报》,作者:单士兵)
六、舆情应对点评
纵观近年来各地发生的“萝卜招聘”事件,有关部门在应对中大多遵循以下路径:媒体曝光后,迅速介入,对事件进行调查,继而公布事实真相,作出“取消招聘资格”“暂停招聘”等处理,同时对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此次涟源市“萝卜招聘”事件曝光后,当地有关部门及时出面辟谣,并对此予以坚决否认,事后涟源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公布调查结果,认为此次招聘“程序合法”。
从舆情应对的角度看,涟源市官方在事件曝光后借助传统媒体——报纸向公众传递真相,应对速度较快。但报纸受技术条件限制,与网络媒体,尤其是微博自媒体相比,向受众传递信息的时间间隔相对较长。涟源官方若能借助新媒体,尤其是借助微博,在事件曝光伊始就作出正面回应,应对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
同时,在事件的进展中,当地官员面对媒体缺乏技巧,“三代之内无直系亲属”一说更是为众多网友所诟病。在面对危机事件时,不失语、不妄语是官方应掌握的两个要点。涟源市官方在事件曝光后第二天就出面回应,做到了不失语,但是“三代之内无直系亲属”一说显然有违不妄语的原则。
涟源“萝卜招聘”事件与以往的招聘事件有所不同,在2月下旬曝光后,已经过一轮舆论的质疑和批评,在舆论渐趋平静时,中央电视台在3月18日的报道,使得舆情进入了二次爆发期。虽然此次舆情的关注度较舆情首次爆发期有所平缓,但这不能成为官方不回应的理由。相反,官方此时面对情绪已经相对缓和的网友,若能积极进行议程设置,对事实加以澄清,不仅可以修复当地官方形象,对挽回政府公信力也有较大的帮助。
- 【贴吧】八成求职者遭遇招聘陷阱 半数人忍气吞声 2012/04/19
- 【舆情分析】嘉兴烂尾楼11年引来11场官司引热议 2012/04/18
- 【新闻】相亲求职节目造假吸金 花钱雇职业嘉宾 2012/04/01
- 【论坛】葡萄酒行业规则需规范 2012/06/04
- SaaS给力中小企业信息化分析 2012/06/07
- 解析返利类网站的购物入口与瓶颈 2012/04/24
- 【舆情分析】政府如何破解“执法”带来的舆论压力 2012/06/25
- 【贴吧】深圳举报政府采购违规行为最高可奖十万元 2012/06/08
- 求职跳槽找工作 区域商务信用平台帮你揭开企业神秘面纱 2012/05/31
- 【舆情分析】湖南教育厅应该如何对话崔永元 201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