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资讯新闻 > 正文
    
“食药安全”拷问中国良心 诚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2012-06-13 15:24:30 来源:BCP中国商务信用平台
中国食品、药品行业在经历了2008年的牛奶“三聚氰胺”之伤后,2009年“问题奶粉”又死灰复燃,可口可乐“雪碧含汞”, 2011年双汇“瘦肉精”,2012年的“问题胶囊”让连救命药变成了“毒鼠灵”……种种食药安全问题,使得人人自危,食药安全问题再次敲响了警钟!

“食药安全”问题让老百姓胆战心惊

 

在中国,遭遇有害、有毒、非健康的食品、药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食药开发商利欲熏心,法律对违法者的惩罚力度不够,企业“犯法成本”太低了。企业以社会责任为基础,消费者的信任是企业生存的前提,一旦丧失消费者信任,即使是百年老店,也只有破产一条路。可以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企业在经营时不忘社会责任,以诚信为本,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才得以最终做大做强。

 

食药安全问题频现的背后,暴露出整个农产品及食药产业体系的诸多漏洞:农产品生产环节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土壤和水体遭受污染;农产品和食药加工环节,工业原料的乱用和滥用问题突出;监管环节方面,目前的监管体系还难以对生产者的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强大的震慑力。更让人担忧的是,一味逐利下的道德溃败使得很多生产者缺乏对食物的敬畏,不良商人“造假制毒”。

 

对老百姓而言,1%的不安全即意味着100%的风险,所谓“历史最好时期”的唱多论调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即使食药安全的总体形势在不断改善,但仍然需要有效监管,尤其是专业、理性的第三方监督,为产业链各环节敲响警钟,防范舌尖上的毒害。

 

监管部门应加大惩处力度 建立诚信体系

 

监管部门失察失管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堵不住的“监管漏洞”,监管总是“马后炮”。纵观以往发生的各种食药安全问题,不难发现,有关部门总是在放“马后炮”,当“事后诸葛亮”。虽然事故发生后,各级有关部门都行动迅速,查禁措施也十分得力,但如果缺乏有效的事前监管,总是在付出沉重的代价后才突击行动,这种“闻灾方重视,亡羊才补牢”的监管价值何在?

 

更重要的是,食药安全信息应当明确、及时地告知消费者。特别是在重大食药安全事件出现后,信息的透明发布更加重要,对问题食药企业高频次曝光,让消费者发挥自觉抵制作用远比通过监管部门对企业罚款处罚更有效。

 

第三方机构应成为维护市场秩序的有力抓手

 

 

回顾近年来曝光的重大食药安全事件,从三聚氰胺到瘦肉精,再到工业明胶,无不是由媒体最先“捅出来”的。媒体发挥舆论监督功能,体现着其社会责任。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新闻界掀起著名的“掏粪运动”,其中的经典之作便是辛克莱对食药加工业丑闻的曝光,这部著作被认为改写了美国食药安全史。

 

监管部门应是做到首先发声的正规部队,像近期云南的问题猪油便是由当地食药安全监管部门最先发现并予以通报;去年的牛奶黄曲霉素超标问题,也是由国家质检总局在抽检中发现的。但如何更多地做到事前预警而不是“事后诸葛亮”,如何及时、详尽地公开质检和处罚结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拷问着监管部门的“公信力”。

 

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是目前尚不成熟而亟待发展的做空力量。以不久前发生的某国际品牌奶粉“营养门”事件为例:一家来自香港的商业调查机构发布报告称,该机构送检的上述品牌奶粉远未达到国际标准和中国标准,这引起社会对奶粉标准问题的广泛讨论。虽然这家机构的独立性和报告的公正性遭到质疑,但第三方机构的重要性无疑日渐彰显。

 

在信息社会,不容忽视的还有公众发出的“舌尖上的质疑”。比如,一家由高校研究生创办的网站“掷出窗外”近日走红,该网站发布了中国食药安全问题调查报告,从中可以查询到2004年至今全国各地有毒有害食药的记录。这样的个体行为很好地表达了公众“面对食药安全应有的态度”。

 

需要公正的监督,但也要警惕某些恶意做空行为混淆视听。近期在网络上迅速传播的“打针西瓜”、“牛奶添加牛尿”,乍听起来颇具戏剧性,但仔细分析却有悖常识,最终也被专家“辟谣”。这样的“做空”很可能带来负面效应,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或者使产业和农民蒙受损失,是不可取的。

 

食药安全是事关每个家庭、每个人的重大基本民生问题,必须在加强监管、坚决严厉依法打击食药安全违法犯罪的同时,着力提升整个食药行业的道德诚信素质,这是实现食药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根本基础。

 

希望相关主管部门会同有关方面创新形式,严格外部约束,营造惩恶扬善、明信知耻的氛围,推动建立让诚信者获益、失信者受惩的长效机制,使食药生产经营者不敢、不能也不愿生产伪劣食药,引导激励全社会共同参与、维护和监督,努力提高食药安全保障水平,为老百姓提供一个安全、放心的食药环境。

相关文章